無間地獄易入難出。無間地獄周圍八萬餘里,高一萬里。其城純鐵,上面火聚而下燃,下面火焰上燃,四周赤熱。鐵蛇、鐵狗吐火驅逐罪人,百千惡鬼夜叉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如銅爪,拖拽罪人。
有夜叉拿大鐵叉叉刺罪人身,拋空翻接置大鐵床上。床上火燃,皮肉燒爛。又有鐵蛇絞罪人頸,鐵鷹啄罪人眼。五百億鐵嘴蟲爬滿罪人身,從鼻孔爬入從眼爬出,從眼孔爬入從耳孔爬出,從耳孔爬入從口爬出,從口爬入於肺腹,透肉入骨吸食骨髓、腦汁。又身體百肢節內釘入長釘,熔銅灌口,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一日之中萬死萬生,無一念暫停,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又有十八冰寒地獄、十八黑暗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獲(huo湯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又有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如是等眾多地獄。
冰寒地獄:八萬冰山合圍罪人體,寒冰從毛孔入,通身上下凍起瘡泡,寒苦之狀難以言說,歷時八千萬年,一日一夜如人間五十年。
銅柱地獄:有大銅柱高六百由旬,猛火燒紅,下有鐵床,罪人於銅柱頂,抱熱銅柱,燒爛皮肉,痛苦萬狀;驚怖下視,見鐵床上有美女,心生愛染,從銅柱上滑下,上烈火床,俱時六根火起。有鐵嘴蟲從眼咬入,又從男女陰根咬出,痛癢鑽心徹骨,另有九百億小蟲,遍咬罪人體,欲躲不能,欲動不得,死去活來。
又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馬地獄、火蛇地獄、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床地獄、剝皮地獄、鋸牙地獄、飲血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如是等地獄,其中各個復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或三乃至百千,此等皆是行惡眾生罪業所感。地獄罪畢,若有餘罪未盡,則轉生餓鬼、畜生中受苦。
謝寶樹來到了十八般地獄中,看著那些鬼差,實行了十八般武藝。
所謂輪迴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迴旋,在這六道中週而復始,無
有不遍,故名六道輪迴。世間眾生無不在輪迴之中。只有佛、菩薩、羅漢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迴。
當然,佛宗的生命觀就是永恆不滅、無始無終的生命觀。不只死後還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現象,都只是一次受業報的形態而已。
當這一階段的生命“死亡”之後,會暫時進入一種叫“中陰”的過渡狀態,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於下一生的地點和形態,是依過去世所造的業而決定。這就叫做“生死輪迴”、或“六道輪迴”。
這就是一般眾生的生命現象。
佛宗的修行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什麼叫三世?三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佛告訴人們,現在活著的生命只是生命的一段,不管是活一百年、活十年、活一年,都是一次偶然的現象,這叫作“分段生死”。
其實人們的生命,過去無數生做過什麼,都是輪轉變化來的,未來還有未來的生命。這次或者變男人、變女人,或者做生意、做官,或者討飯,這個現象有因果的,是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的因果。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自己現在一生的遭遇;現在造的業,又變成來生的果報。
天道、阿修羅道、人道,這是六道里頭的“上三道”。四是“畜生道”,比人低一點的生命,也叫“傍生”,不像我們站起來用兩腳走路,他們要靠四個腳走路,像豬、牛、犬、馬等,所以叫傍生,低一級了。再下來,第五是“餓鬼道”,有時候有形有象,有時候看不見,不容易分辨。
有許多生物,像海里頭的鯨魚啊,體積越大,它要取得能維持生命的糧食越困難,這等同餓鬼道的境界。有些鬼是有福報的,本事也很大,比畜生道要舒服。六是“地獄道”,生在黑暗中,譬如深層的海底或者生存在泥土下面的那些生命,這個是地獄境界。
凡夫眾生輪迴六道,可說純苦無樂。六道輪迴的本質是什麼?一字而已──“苦”。而且苦海無邊、苦事無量、苦不可言。當然在這個世間,或有福報之人,一生之中健康少病、修行發達、家庭美滿、子女賢孝,可說富貴兩全,一生之中不覺得有什麼苦。
甚至如果出生在天上,一生就只是享樂,沒有受任何痛苦。可是那畢竟是短暫的,不是永久、究竟的。
因為凡是存在的,有生必有死、有存必有滅,到他生命結束的時候,又投胎輪迴而去,絕不可能永遠保持富貴,或永遠出生在天上。在輪迴之中,一定有一世會墮入三惡道,一旦墮入三惡道,那種苦根本無法形容,也無法想像。
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可是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我們這種罪惡深重的眾生,八萬四千法門當中除了淨土唸佛法門之外,沒有一個法門我們修得起,沒有一個法門可以讓我們依靠,沒有一個法門可以讓我們了脫生死。
有一首偈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確實是這樣。如果生死輪迴的解脫還要等到來世,這樣希望就很渺茫,因為一旦墮入三惡道,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那種驚慌、恐怖、痛苦是無法形容的。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人們必須要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唸佛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就,當世圓滿,不要抱著一種下輩子再來的觀念,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將解脫生死輪迴寄望在充滿變數的來生是沒有智慧的,因為機會是渺茫難知的。
阿修羅,跟佛宗,有過一段往事。
阿修羅,略稱“修羅”,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眾生相去不遠。阿修羅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也想娶妻。
他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有一位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億萬妻妾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
不料帝釋天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訴父親,引發天界與阿修羅界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髮之時,帝釋天想到佛祖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
果然,帝釋天一念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阿修羅王遁入藕孔方才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
此次戰爭以阿修羅族的失敗收場,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了結。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著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阿修羅答應婚事。不料阿修羅王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