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他有一劍> 第一百四十六章 佛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六章 佛宗 (1 / 4)

除了道門,餘真意還想起了許多佛宗的故事。

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是有善心的。有個修行人名叫無畏三藏,他平日雖然飲食不淨、言行粗俗,但是心地卻十分光明。因此他的師父很疼愛他,只可惜他的行為不潔淨,因此命他睡在門外。

某日夜裡,他的師父抓了一隻蝨子丟在地上,無畏便在門外大喊:跌殺佛子啊! 師父聽了很驚訝,便叫他進來問。

無畏回答:凡是生物皆為佛子,皆具佛性,就算是微小的蟲子,也有生命,他們的一舉一動也都有聲音。我們凡夫愚昧,由於無法辨認而任意殘害。殊不知他們在喊救命時,諸佛菩薩都聽得很清楚,而且很不高興呢!因此這樣殺生的果報和殘害佛門龍象無異啊!我們對各種生物有聰明或愚痴的分別,但在諸佛菩薩眼中是一律平等的,對他們的慈悲心也是一樣的。剛才您所丟的那隻蝨子,已經摔斷了左邊第三隻腳而痛得大聲地呼喊,卻只有我聽到而已。

大家聽了都不相信,便拿燭火來,仔細一看,果然看見蝨子左邊的第三隻腳已經摺損了,因此都驚訝得面面相覷!

從此以後,僧人們都互相告誡千萬不可傷害小蟲。由此可知,想要修行證悟,對萬物的慈悲心是很重要的。

從前有一個和尚,他的房子經常遭盜賊偷東西,和尚很生氣,卻也沒有辦法,只好每天把門窗關得緊緊的。有一天,和尚緊閉門窗躲在房中,盜賊又來了,“咚咚咚”地敲門。和尚說:“快別敲了,我的門都要讓你敲爛了。我可不敢見你,你把手伸進來吧!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盜賊果真把手伸進門內。和尚連忙用一根繩子,把盜賊的手綁住,再拴在柱子上,然後提著一根木棒開門出去,掄起木棒就是一下,同時嘴裡喊著:“皈依佛!”

盜賊嚇壞了,連忙跟著說:“皈依佛!”和尚掄高了棒子,狠狠地又是一下,嘴裡喊:“皈依法!”盜賊怕死,也大聲叫道:“哎喲!哎喲!皈依法!”

和尚接著又狠狠地打了第三下,嘴裡喊:“皈依僧!”盜賊怕極了,也喊:“皈依僧!皈依僧!”一面喊心裡一面嘀咕:“也不知道這個和尚到底有多少個‘皈依’?如果他還要這麼‘皈依’下去,非把我打死不可。”

沒想到那個和尚卻住手不打了,解開繩子,把盜賊放了。盜賊一跛一拐地回到家,趴在床上,再也起不來,休養好長一段時間,才把傷養好。傷好之後,他竟然出家當和尚。

有人問他:“你以前當盜賊,幹盡了壞事,現在怎麼會悔悟,想出家當和尚呢?”

盜賊回答:“我想來想去,覺得釋迦牟尼實在是太偉大了,所以要求出家。我那次被和尚抓住,他用棒子打了我三下,差點沒把我打死。如果當年釋迦牟尼教導弟子,不是‘三皈依’,而是‘四皈依’的話,我非死不可!想必釋迦牟尼法力無邊,早在幾百年前就知道我會被抓住;如果制定‘四皈依’,我非被打死不可,所以才只制定‘三皈依’。釋迦牟尼太偉大了,所以我要求出家當和尚。”

無相禪師在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剛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青年在池塘裡踏水車,無相禪師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道:“禪師,如果有一天我勘破紅塵時,我一定會跟您一樣出家學道。不過我出家後,不想跟您一樣到處行腳居無定所,我會找一個隱居的地方,靜心參禪打坐,不再拋頭露面。”

無相禪師含笑地問道:“哦,那你什麼時候會勘破紅塵呢?”

青年答道:“我們這一帶就屬我最瞭解水車的性質了,全村的人都以此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個能接替我照顧水車的人,沒有了責任的牽絆,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就可以看破紅塵出家了。”

無相禪師道:“你最瞭解水車,如果水車全部浸在水裡,或完全離開水面會怎麼樣呢?”

青年說道:“水車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於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轉的原理,如果把水車全部浸在水裡,不但無法轉動,甚至會被急流沖走;同樣,完全離開水面也不能車上水來。”

無相禪師道:“水車與水流的關係可說明人與世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縱身江湖,難免會被紅塵俗世的潮流沖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與世間來往,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空轉不前的。因此,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粉碎,使出世與入世兩者並立,這才是為人處世和出家學道的正確態度。”

青年聽後,歡喜不已地說道:“禪師您這一席話,真叫我茅塞頓開啊!”

佛教東傳之後,鍾也成了叢林中主要的唄器之一。鍾與寺院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佛寺中修行起居的訊號和佛事慶典的法樂。鍾一般以銅、鐵鑄就,我們平時說的“晨鐘暮鼓”指的是“大鐘”,大鐘又叫梵鍾,一般掛在鐘樓上,設有鐘頭專門管理。因其聲音洪亮,故又叫洪鐘。大鐘地位特殊,除了舉行重大的法會外,只在每日早晚各撞一次。

《敕修百丈清規》道:”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破昏衢,疏冥昧。"鐘聲既提醒僧人不忘修行,亦警世醒人,祛除煩惱。至於敲鐘的次數,大家都知道,雖然每家寺院敲鐘的節奏快慢未必相同,但次數卻是相同的,都是一百零八下,雖然說法很多,不過一般認為,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鐘敲一百零八下,是為了祛除這一百零八種煩惱。

初修行時,小小魔關,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漸深,藏在八識裡面的多生根本習氣,被功夫逼迫出來,或念橫飛,或妄心亂起,力量甚大,非比尋常,修行人惟此末後一關,最難逃過。

全仗自力,誠恐把握不住,必須仗著佛力幫忙,惟有攝住心神,持誦神咒。咒為佛之金剛心印,無論何種惡魔,遇著即摧成粉碎。

諸咒降魔之力,以楞嚴為最勝。當日阿難證須陀洹初果地位,尚且仗此脫離淫席。次則大悲心咒,為觀世音菩薩所說。觀世音具十四種無畏功德,故降魔之力亦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