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劍真人確實是武當山上,這麼些年以來少有的劍道天才。
道門劍仙,師承呂祖,可是自從呂祖之後,再無像樣的劍仙。劍仙之說由來已久,早在《列子》一書中便有記載,惜世人眼光短淺不識之,劍仙應起源於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鼎湖之畔煉丹劍的記載。
又有云為起源於九天玄女,實際上中條玄女派是以煉氣入手,不同於越女劍刺武術的功夫。《道藏》上雖然對各種道法都有所談及,但惟獨劍仙一門,雪泥鴻爪,一筆帶過。
劍仙應是在戰國時真正形成的,當時燕國,趙國,韓國等地的青年崇尚劍術,好搏擊,形成了多種劍法,尤其燕國與趙,所以詩有:燕趙多俠士之說。自秦滅六國後劍術不興,遂分為晉地劍仙,燕地劍仙,川地劍仙。
正史記載的劍仙應是: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陳齋中,人皆異之。
呂祖劍術得自火龍真人的天遁劍法,分為法劍與道劍。後呂祖又創出智慧三劍。
純陽呂祖詩云: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結冰,星奪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劫,空向人間歷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譜,六天宮殿欲成塵。
又云:粗眉卓豎語如霜,聞說不平便放杯,仗劍當客千里去,一更別我一更回,龐眉鬥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躍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目示不平人。法劍乃有形之器,有為之物,託古劍之氣而煉神化精,仗劍而行能驅妖除邪衛道。道家乃無形之器,無為之物,是智慧之劍,是心劍,與天合一,奉德之情,應機而現。
呂祖當年,可是真正的仙人境。
世人多以劍仙為道家功夫,其實不然,佛門亦有此術,今漢地佛門及藏秘都都有劍術流傳。佛門稱之為“劍禪” 。
劍仙一門多於符咒,望氣,遁甲等諸術並
用,實為道家五秘其一,地仙門之一旁宗,此派較為神秘,不問世事,傳授原則很嚴:古來百藝皆為來學,獨我劍術乃是往教。只許師傅新弟子不許弟子尋師。若非緣深德厚,縱使見面亦不識。
劍仙門人多性格古怪,多避世隱居於深山野壑,懸崖絕壁之地,採取靈藥,辟穀服食,吸收日月精華,修持劍道戒律。
其各種功夫與金丹一門隱居於市井修煉大為不同。遇到蛇虎猛獸,用劍氣降伏。只食松子,能騎猛虎,往來鄉里,善使五雷,布雲行雨,駑劍飛昇。
一般來說劍仙修煉二三百年後得天地精華後便尸解道成。有的劍仙以先天金氣化後天金氣,煉人體肺金之氣,內丹外用,用以禦敵。
劍仙之術由天緣,地緣,人緣三法組成,天緣取象與天,望氣觀星,取日月精,餐紫霞服玉露,合天之德。據傳我劍仙法本的老師燕長風先生言,修劍仙之術亦要講究:法 侶 財 地。其中“地”字最是關鍵,要以北斗之氣尋地眼所在,具一方靈氣,順地之道。
人緣一要自身為不世仙材,二要人劍合一,心劍靈通。所以修劍仙之人非具有大毅力,大志願,大勇氣之人多年苦修方能有成。他們心趣與世人迥異,志在出世,故欲尋之,難得其蹤跡,緣深或誠感天地,有天助之緣動其神謀其面,遇之。
修此術者要心性,涵養,德操三者具備方可入手。最喜剛直不阿,陽氣秉正之人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