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真意走了很久,都沒有達到第四層。
現在所在的地方, 是一個灰濛濛的地方,十分昏暗。這裡不知道有什麼,餘真意覺得自己是被困住了,都沒有發現出口在哪裡。
過了很久,餘真意突然聽到一聲劍吟。
而且這聲音很大,餘真意背後的真武劍,自動出鞘。
一個鬼魂般的身影出現在餘真意背後,默默的注視著他。餘真意回過頭,發現了這人,很是奇怪。這人身穿道袍,很明顯,是道門的修士。
但是在他背後,竟然還有一把劍。
餘真意問道:“你是誰?”
那身影笑道:“我是武當山的真人,怎麼,你不知道?”
餘真意搖搖頭:“你是人是鬼?”
那身影笑道:“不是人,也不是鬼。不過你是不是很好奇,為何我背後,有一把劍?其實我道門一脈,也是有劍仙的。不止那龍虎山,我武當山也有。”
見餘真意有些不解,道人說道:“我給你講講我們道門的來歷吧。”
道門五秘,就是指教外別傳的五派守洞塵技,歷代被列為非上根上德大器不授的秘傳奇術,俗稱“五門”,它們是太極門、丹鼎門、玄真門、劍仙門和符篆門。
太極門以清靜無為、抱元守真、神遊無極為修真圭旨,後分衍為無極、太極、靈極、先天、自然、逍遙、混元等流派。丹鼎門以鉛汞和合、坎、了命儘性為煉丹要務,後又分衍為金丹、全真、太乙、東華、純陽、靈寶、三豐等流派。
劍仙門以齋心守候、煉神鑄劍、凌空運使、出入無形為超脫至境,後分衍為神劍、慧劍、玄劍、青霞、華山、中條、九華等流派。
符篆門以印訣移魂、咒符拘魄、掌握天地為濟世法術,後又分衍為天師龍虎山、茅山道、靈寶皂閣山等三山符錄、上清、神霄、清微、淨明、天心、華陽等流派。
但同時也修內丹、雷法等。
玄真門則以內視存想、盜化奪機、聚火開關、形神歸一為成仙秘訣,後又衍為玄真,玄天,玄武,真武,紫霄,太微,太玄,太和等流派。
這些流派又相互融合,到了明代永樂年間,就形成了“五門九派八十一脈”。這就是修行界傳說的“玄門九真”。“九”者,陽數之極也,言其多也。
道家太極門認為:太極者,絕對之始終也,故凡一切事物,皆難越此規。空以無,無以靜,靜生動,動則化,化則極,極則變,變則復,復則靜,靜歸無,還其本來面目。
太極門是虛無派,約有太極,無極,靈極,有極,先天,自然,逍遙,混元等派別。太極門修無為要旨,秉老子真傳,無神仙鬼怪之說,以氣化為總,以泛氣觀為宇宙觀人生觀,以無為為功法主導,因哲理性極強,保密性太強,外人難窺其門。故被稱為道家禁門**,道家第一秘宗。
據道家太極門歷代傳承,謂後世太極拳本系九宮太極手外架
,系由無為而落入有為,並由內功而落入外功,再由氣功落入武功的一種變法。
因太極門內訣專尚無為,很難為世人理解接受,更且內功高妙,列為道家五門禁秘之首,很難選擇內脈通和、根性穎悟、並勤於修為的傳人。因而去難就易、去秘就明,單以太極門九宮太極手發動時所發出的部分外架去傳人效顰。現在流行的太極拳是太極門九宮太極的外架,再經人為編排取捨及藝術加工,當然這樣安排也考慮到外架鍛鍊的方便和技擊的需要。是無為而生,有為而成,由無為法演變為有為法。
道家丹鼎門,分為天元,地元和人元,一般分為內外丹。內丹之中,文始最高,少陽最大。
道家劍仙門在道門很是隱秘,有神劍,慧劍,丹劍青霞,中條玄女,峨眉,天山,華山,九華等流派,到了清時期,蜀山劍派最出名,近代,逐漸合流為南北劍門,其方法以齋心守候,煉神鑄劍,凌空運御,出入無形為超脫至境。分物劍、氣劍、心劍。
道家符門,以印訣書符拘魄,掌握天地,溝通神靈,濟世渡人。清微,正一,東華,神霄,上清,靈寶,天心諸多流派。道門第一**雷法,在符篆門中很是流行。
道家玄真門則以內視存想,盜化奪機,玄法真功為主。很多奇門法術也是此門中的。 一般道門稱:“出得玄真門,方為真道人。”
道門五秘,雖然各有所傳,但相互間影響很大,各個派別都有其他門派的內容,但其核心卻都大部分保留。可以說道門五秘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