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潛龍> 馳騁高原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馳騁高原1 (1 / 2)

此時他朝李世民微微躬身:“五年前臣討突厥,總蕃漢之眾,出塞千里,未曾妄殺一人,也是承襲前代明君之教,推赤誠、存至公而已,豈敢當陛下『文』『武』之贊!”

他君臣這段對話,略見於《李衛公問對.卷中.第十四》。

李世民聞言,大喜而道:“『總蕃漢之眾,出塞千里』,善哉!善哉!”

當時契苾部落的酋長契苾何力已率所部歸唐,皇帝當即諭令,以執失思力領突厥兵眾,以契苾何力領契苾兵眾,並歸李藥師節度,一同出討吐谷渾。

這是大唐首度嘗試,以歸降的外族兵團參與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此時皇帝將李藥師所呈的表奏闔起,交還予他,含笑說道:“吾兄啊,五年前朕已手詔:『兵事節度皆付公,吾不從中治也。』如今未嘗稍改。”

君臣之際能如斯者,怎不令人動容!

侯君集、李道宗的兩份策略,差異其實不大,然侯君集較為積極果決,李道宗則勝在周嚴縝密。

李藥師再度召他二人共議軍機,彼此皆是青史罕見的良將,對照這些許差異,不免暗自激賞,相互欽佩。

兩人都論及吐谷渾地勢對於行軍的影響,這又分為兩方面,一是冰川高原對於將士體能的考驗,另一則是巍峨大山對於跋涉途徑的阻滯。

關於前者,砥定中原之後,大唐放眼西北,早已明白個別軍士的素質,體能或比膂力更為緊要,於是長期加意訓練。

是以五年之前夜襲陰山,唐軍可以數日不眠不休。

然而數月之前段志玄深入吐谷渾,竟仍無法克服高原地勢所造成的影響。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兩人,都將此放在策略之首要,也提出因應之道。

大唐與吐谷渾之間的交通並不閉塞。

漢代張騫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由長安經河西四郡出玉門關,後世稱為“河西道”。

然魏晉南北朝以降,河西長期戰亂,極不利於商隊通行。

於是在此道之南,吐谷渾境內,另闢出一條“青海道”,以利商賈往還。

商賈行道,可以在攀高的過程中擇時休息,適應之後繼續前進,行軍則不可。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都建議,在各道兵馬集結之後,即先擇地攀高,以逐漸適應地勢。

李藥師更已從孫思邈處,得到景天五加湯藥方劑。

攀高之前先飲此湯,有助於唐軍迅速適應高原地勢。

關於後者,行軍辨識方向,白晝可依太陽位置,夜晚則可觀察星象。

然而若遇陰雨風雪,天景曀霾,或大山蜿蜒,煙迷霧瘴,難免便會迷路。

四年前蘇定方已從李藥師處學得“揮指天光”之法,又在多種晶石之間摸索,大致釐清以晶石辨識方向的法則。

此時大唐能用此法的將官雖然不多,但教導其術卻並不困難。

不過,能夠辨識方向,與能夠偵別吐谷渾君臣落敗之後逃竄的途徑,有根本上的區別。

數月之前,敵軍的蹤影就眼睜睜消失在蒼莽天地、巍峨大山之間,讓段志玄仰天長嘆。

五年之前,李藥師能夠精準預測頡利可汗北奔的路線,乃是因為突厥大帳內外,早已密佈大唐的情報人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