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慕哥,發財了!”
莊世明手舞足蹈。
豆漿加酸漿後形成豆腦,再上包布壓制,一套流程下來,做三十斤豆腐只要半個小時。
“慕哥,有了這臺豆腐機,我們做豆腐賣就方便多了!”
莊世明望著白嫩嫩的豆腐,眼冒金光。
現在市面上的豆腐一斤兩毛,一天做六個鍾就能賺好幾十塊錢了。
李慕卻搖了搖頭:“我們不做終端產品,賣豆腐的話還得每天開攤自己營銷,不如直接賣裝置。”
這個年代,市面一臺豆腐機一萬元起步,而且還買不到好的。
李慕做出來的成本只花了不到三百塊。
這個年代做機械裝置沒啥競爭壓力,特別是個體經濟興起的時期,有大量的城鄉受眾群體。
李慕想起了上次相親的那一家人,正好是住在城裡的臨街門面。
“豆腐機裝上車,拉到城裡,有地方賣!”
二同村地方偏僻,不利於宣傳銷售,得在城裡有個門面。
由於沒有汽車,李慕跟著小莊將豆腐機裝到了三輪車上,這個時候的治安不好,於是又在裝置下放上了柴刀和木棍。
一個人手扶裝置,一個人蹬著三輪,往城內拉去。
......
東海市。
一間低矮的門面內,中年夫妻擠在一起,愁容滿面望著外邊稀稀拉拉的客人。
他們一家三口擠在這間門面屋裡,靠著販賣一些米麵為生。
“收衛生費了!”
街巷尾的某處,有三名年輕人走來,挨家挨戶的在收取每月的“衛生費”
屋內的中年男人聽言被嚇了一跳,極不情願的說道:“平時不都是十塊錢的嗎?
怎麼又要收三十元了?”
“物價上漲了,別人都交得起,怎麼就你交不起?現在自由經濟,做買賣的都能賺到錢,你怎麼賺不到錢?”
為首的人也就十七八歲,外號花山虎,平時以負責衛生費的名義管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