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賢對顧客的心理也很瞭解。
“嗯,那就聽你的。”
喬智苦心琢磨了好幾天的一道菜。
被沈賢高度認可,還是內心喜悅的。
沈賢對喬智的創意,也是很是讚歎。
“
一帶黃金之路”,用帶魚作為主材料,何嘗不是對應“一帶一路”。
若是拿到國際舞臺上,能帶來不錯的影響力。
當廚師不僅要重視味道,還得講究場合。
什麼樣的宴席,用什麼樣型別的菜餚,是極有講究的。
壽宴用壽桃、長壽麵。
喜宴用甜羹,有寓意,富含內涵。
這便是中餐和西餐最大的區別之處。
西餐更講究原材料,取菜名也是以原材料作為搭配。
而中餐會根據食材進行聯想,包裝成有深度的名字。
有些多此一舉,在很多場合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跟在喬智身邊,經常能學到很多東西。
對他也是越來越佩服。
能將看似簡單的炸帶魚,整出花樣,這便是喬智的獨到之處。
高手和普通人的區別,便在於一念之間的閃爍。
沈賢以前烹飪菜餚,都是按部就班。
但在喬智的感染下,已經逐步嘗試創新。
創新不是故作新奇,而是基於對美食尊重,進行合理的昇華。
現在市面上很多標新立異的食物,比如吃野生動物,那不是真正地廚道。
老祖宗已經將能吃的蔬菜和動物,或培植或馴化出來,為何還要去吃那些並不怎麼好吃的食材?
“我有個問題一直很好奇。”沈賢問道。
“哦?什麼問題?”喬智道。
“你的廚藝,是怎麼學來的?別告訴我是無師自通。我可不信。”沈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