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也聽了,心裡一陣害怕,他可是昨天還開拿出火銃試驗過的,沒炸膛都要謝天謝地了。
王小旗看到趙雄鬱悶的表情,眼睛一轉,計上心來。
這個趙天霸剛說過,打算在搞一口私人的小高爐,起高爐的銀子好說,還不用他們備料,這樣的好事哪裡找啊!
於是他,咳嗽了兩聲。
王小旗看到趙雄望向自己,就小心翼翼地說道:
“大人,這幾支火銃還得回爐重做,交給小的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
只要大人架起小高爐出了鐵水,小的便可以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銃來。”
趙雄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的話。
王小旗咬了一咬牙說道:“大人,請隨我來!”
在棚子的後面,還有一座石頭砌的屋子。
趙雄一走進石屋子中就感到一股,木匠活加鐵匠活,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趙雄很懷念他過去查,私人小作坊,裡面就是這種味,真TM太熟悉了。
“大人,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
王小旗從幾塊木板廢絮中,低下身,摸索著,抽出了兩根鐵管,擺上木板製成的工作臺,給趙雄看,然後就解釋道:
趙雄走,過來拿起一根鐵管,打量一番,又掂了掂重量,很沉,大約有七八斤的。
“大人,這是銃管,想要把銃管做出來,要使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
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
得到銃管是第1步,第2步是最為關鍵的鑽銃。
鑽銃工藝很精密,大概,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這樣做出來的銃管,我保證還在工部驗收之上,打得一兩百槍是沒有沒問題的。”
趙雄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歷史上,朝廷兵部對火銃的質量要求其實很嚴格,不論兵部製造局還是各地衛所的製造局。
他們造出軍器都要註明某部、某衛、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樣,事後還需造冊,以便隨時查考。
不過就算這麼多規定,100多年過去了,社會動盪,軍備鬆弛,軍器的質量卻是有目共睹的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