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海在前帶路,他們快要走到碼頭東門集市,離衙門還有一段距離。
華燈初上,可能要過封閘節了,熱鬧的東門集市人擠人。
突然之間一陣風颳過,一股碼頭上特有的爛臭味,在擁擠的人群裡,就撲面而來。
趙雄一走進集市就覺得烏煙瘴氣,分明就是上一世,還沒有改造過的城中村嗎!
草棚攤檔無序,堪稱是藏汙納垢之所,傷風敗俗之地。
也許又是晚餐時間,這裡游來蕩去的多是衣衫襤褸之輩,蓬頭垢面之徒。
滿街都是露天的攤販,一攤緊挨著一攤,雜亂無章,犬牙交錯。
飯攤上賣的都是廉價的菜飯,有貼餅子、蒸窩頭、血豆腐、熬白菜,還有大飯店收集來的折籮。
估衣攤上賣的都是破衣爛衫,商販一邊抖落著估衣一邊高聲叫賣,衣衫上的灰塵蝨子都灑落在旁邊飯攤的湯鍋裡……
眾人走了一炷香的時間穿過集市,來到運河岸堤。
趙雄一眾人等,準備去閘官所的“食堂”福臨門酒樓去吃晚飯。
福臨門酒樓是東門集市有名的高檔飯莊,它和韓莊鎮裡面的大鳳酒樓一個做北方菜,一個做南方菜。
福臨門酒樓是三層磚木結構的樓,樓的基座一半跨著堤岸,一半懸在水上,緊靠著韓莊驛站。
實際上這個酒樓驛站的驛丞有股份,酒樓老闆驛丞的親戚。
老闆姓馬是徐州人,嶧縣也開有同樣的一家福臨門酒樓。
除了飯莊,他還在臺兒莊開著錢莊,是個富甲一方的人物。
福臨門這裡的廚師,據說有好幾位是從皇宮裡出來的,都有幾手做菜的絕活兒。
而到這裡來用餐的,多是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和達官貴人,再有就是碼頭的那群小吏和各大幫派的幫眾了。
馬老闆非常明白的人的財的道理,所以立下了嚴格的店規店章:
“童叟無欺,貧富鹹迎”。
福臨門飯莊門口有夥計迎送,他們頭戴方頭巾,身穿紫色衫,腳下絲鞋淨襪,兩手恭敬交叉,看客人經過便道:“請裡邊坐!”
酒樓除了大餐之外,亦有家常菜餚,專門為接待那些阮囊羞澀的風雅之士。
甚或販夫走卒,流浪藝人,進得門來也會收到笑臉迎接。
買賣不分大小,賺一文錢獲一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