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穿越古代:我在運河上做九品閘官> 第31章 大運河漕運中的漂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章 大運河漕運中的漂沒 (1 / 3)

而漢人建立的朝廷都一副德性,大康也是崇文抑武,軍人地位很低,文官視士兵如奴隸和罪f。

所有的軍餉,糧草,都是由所在地的上級糧草官負責押送。

押送糧草的過程中,一般由上級派文官監督押送軍餉,糧草,甚至於護甲,兵刃這樣的東西都由文官派人押送。

當然漂沒也發生在大康朝駐紮的邊境的軍隊身上。

文官貪財比武官還勝,武官起碼知道沒糧食吃士兵就會捱餓,還打個屁仗。

但是文官才不管那麼多了,就像馮主事一樣,千里為官只為錢,於是便有了漂沒這一說。

具體點就是送十到八,或者送十到六,都是可以理解的。

通俗點就是一萬兩銀子,實際上到軍營的只有八千兩至六千兩,其他的兩千兩到四千兩,文官就以漂沒為藉口。

就是說,這些東西路上遇到意外,損失掉了,沒了。

實際上,其中的絕大部分是被貪汙了。

漂沒不僅僅存在於邊關,在大運河漕運中,存在更為驚人的漂沒。

大運河漕運中的漂沒,通常比實際到達京城的數量還要多二三倍。

“九爺,到義倉看了一下,你就會知道有多壯觀了!”

王胖子砸吧砸吧嘴,又低聲說道:“從徐州發來的漕糧,全部都是,“白糧”可是很好賣的!”

趙雄這幾天,在書房裡晚上惡補了一下關於大運河的方方面面。

大運河兩岸的漕糧的徵收,有五種花樣。

一種叫“正兌”,直接運到京城十三倉交納。

一種叫“改兌”,運到通州兩倉交納,這兩處米倉簡稱為“京倉”“通倉”。

再有一種“白糧”,就是糯米。

亦運到“京倉”,供給祭祀及發放王公官員俸米之用。

規定由揚州、松江、常州、太倉,以及浙江的嘉興、湖州等五府一州繳納,這幾年又加了一個松江府。

王胖子談興正濃時,大掌櫃王梁城從內堂趕了過來。

王梁城,約莫四十歲左右,生得矮小而沉靜,在懂世故的人眼裡,一望而知是個極厲害的人物。

”二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