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真正有著利害關係的幾位,反應就不一樣了。
比如離親王姬原、震親王姬玠、四皇子姬淵、七皇子姬賀,這四人的反應,乃是新皇姬驁最最在意的。
新皇姬驁加封中,對這四人的加封中,尤其是四皇子跟七皇子等人的加封最厚,為的就是讓這倆兄弟支援他。
可是新皇姬驁的聖旨,有若是石沉大海,一連好幾天了,無論是離親王還是震親王,又或者是四皇子、七皇子等人,都沒有任何反應。
事態正向著最壞的情況發展。
第六天的時候,離親王、震親王、四皇子、七皇子四人,突然在同一時間明發天下,請新皇就先皇之死,給一個解釋!
預想中的口水仗,並沒有出現。
還不等姬驁有所反應,解釋這事,離親王姬原就發出了一封討逆檄文—要討伐弒君弒父、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新君姬驁,為他的皇帝哥哥報仇血恨。
同時,當日刺客刺殺仁尊皇姬隆得手之後,最後那句‘請太子殿下信守承諾’,也像是瘟疫一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天下。
所謂賊咬一口,入骨三分。
又謂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姬驁現在就處在一個無比尷尬的情況。
他所有的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
反倒是類似的謠言越傳越烈,甚至有謠言說是他親手刺殺了他的父皇,親手割了他父皇的腦袋。
那些喜好八卦的普通百姓才不會想其中的合理性,只會景從,要不然,堂堂一個議政親王,為什麼會發檄文討伐新君?
三天以後,待這謠言發酵的差不多,離親王姬原就再發檄文,決意發兵討伐弒君弒父的人面獸心的姬驁,為皇帝哥哥報仇血恨,同時號召周邊州郡景附,為先皇報仇,擒逆子、殺奸佞,以正朝綱。
一時間,離親王姬原佔據的江南十四州左近周邊,竟然有數州十幾郡響應離親王姬原的討伐檄文。
而離親王姬原的討伐檄文與這些州郡的景從,卻像是開啟了一個口子一樣。
第二天,剛剛受了姬驁加封的寧親王姬淵,亦公開發布檄文,要新君姬驁就弒君弒父之罪名自辯,若不然,必發兵討伐,為父皇報仇。
姬驁那個恨啊。
自辯?
他如何自辯?
滿朝諸公說的,你們都不信,他說什麼,重要嗎?
其實無論是姬驁還是丞相聞綱還是其它朝臣,都明白四皇子姬淵檄文,只是一個藉口,一個擁兵自立的藉口。
這也正是丞相聞綱和諸多重臣當初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