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文鏡這樣的英才,到哪裡都會發光的。
在他的手底下,祖神殿漸漸成長為大周另一大支柱,大首祭變的位高權重,影響巨大。
而且開國聖祖姫邦有感讓周文鏡受了委屈,就賜下了可以凌架皇權的烈日權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佞,傳承至今日。
可以說,大國師其實是祖神殿大首祭的前身。
如今,仁尊皇姫隆任命天廟上師宇真為大國師,就等同於全盤否定了東陽離歌。
原本,以東陽離歌大首祭的身份,手持烈日權杖,可以當朝杖打昏君,封殺這一道聖旨。
可是,西海百萬祭軍全軍覆沒,讓東陽離歌連揮動烈日權杖的勇氣都沒有了。
只能黯然離開。
此時此刻,東陽離歌忽然間就想了前任大首祭柏相。
忽然間,心頭就有些莫明。
同時,一眾武將文臣,也想起了前任大首祭柏相。
若是大首祭依舊為柏相,恐怕今天依舊會杖打昏君,封回這道聖旨吧?
沒錯,昏君!
許許多多的武將文臣在今天,心頭就將仁尊皇姫隆今天的行為,當成了昏君行為。
原因也很簡單,大周自開國至今,與天廟一直針鋒相對,與天廟從來就沒友好過。
別說是讓天廟中人出任大國師,天廟中人就是出任一般官員,都絕不可能!
如今,仁尊皇姫隆竟然任命天廟上師宇真為大國師,這不是引賊入室,那又是什麼?
也直到此時,許許多多的文臣武將才忽然反應過來,時至今日,大周內部對皇權的制約,突然間就沒了。
大周內部,對皇權的制約,其實是有兩道的。
其一是八大議政親王。
按祖制,八大議政親王中只要有五人或五人以上同時反對一道聖旨,就可以封駁這道旨意。
這是大周內部對皇權的最直接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