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皇宮,結束了早朝離開皇宮的大首祭東陽離歌,有些步履瞞珊。
這與一年多前就任大首祭時的意氣風發,完全是兩個模樣。
尤其是今天,更加的頹廢,同僚與他主動打招呼,都沒有任何反應。
不過,旁人倒也不怪。
因為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簡直堪稱荒謬。
甚至用荒謬兩個字,都無法形容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任命天廟上師為大國師,還兼領軍機行走與政事堂行走,引得朝堂震動,群臣盡皆反對。
但是,仁尊皇姫隆還是一意孤行,強行頒下了聖旨,就是丞相聞綱激烈反對,也沒有任何用處。
聖旨一下,立時就引起了朝野震動。
概因為大周這大國師一職的來歷。
大周曾經設過大國師一職,是在開國聖祖姫邦前中期。
開國聖祖姫邦當時的軍師周文鏡,本身修為驚人,更有神機妙算之名。
可以說,若沒有軍師周文鏡輔佐,姫邦是不可能開創大周成功,成就此偉業的。
軍師周文鏡,軍事上運籌帷幄,在政事上內安民心,並建立出大周官員框架。
當時的大周,無論是軍事還是政事,都離不開軍師周文鏡。
於是,在大周立國之初,事務千頭萬緒之際,開國聖祖姫邦就拜軍師周文鏡為大國師,參贊國政、署理軍事政務,權力極大。
事實證明,開國聖祖姫邦的這個任命是正確的,周文境就任大國師之後,大周的國力再次騰飛,甚至開始向諸天萬界用兵擴張,大周的國力,盛熾到了極點。
隨著大周國力國土成倍的增長,周文鏡這個大國師的職位就比較顯眼,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權力極大,各種風言風語不少,甚至有流言說周文鏡有自立之嫌。
不過開國聖祖姫邦也是雄才大略,一直任用周文鏡為大國師。
可當大周漸漸穩定之後,這種論調就甚囂塵上,大國師周文鏡就辭去了大國師一職,同時新創祖神殿,自薦就任祖神殿大首祭。
大國師一職,與祖神殿大首祭一職,權力相差極大。
不過隨著周文鏡退任大首祭之後,朝野漸漸安定,權臣一說也漸漸消散了。
大國師一職自此之後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