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諸天縱橫,從倚天開始> 第三十九章 奇點演化,不同起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奇點演化,不同起源 (1 / 3)

星雲和恆星演化出後,再是行星等其他天體,很快一方微縮的宇宙便呈現在老子、蓋九幽等人眼中。

此宇宙與老子所演化宇宙和平時所見宇宙,外在表現上幾乎沒有差別,但青帝等人能明確感知到其中的差異,不僅是演化過程的不同,還有其他方面……

和老子演化的宇宙一樣,微型宇宙內開始出現生靈,只是和老子那微型宇宙生靈的出現不同,這些生靈是在很巧妙的環境下誕生,而且也非自誕生之時就一步到位。

先是在特殊且偶然的環境下合成了能構建生命的基本物質,那些物質再發生演化,然後才出現了簡單的生命。

如在某顆微型行星上,一片海洋中出現了極簡單的藻類,在某顆滿是岩石沙土的荒涼行星,一座灼熱的熔岩山谷中,出現了一顆顆火紅的晶球……

隨後,海洋中的藻類繼續演化,出現更多更奇怪的藻類,有些藻類發生變異,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簡單的動物,它們大多擁有盤狀或葉狀的柔軟軀體,無法自主活動,在海中隨波逐流,以逐流過程中遇到的營養物質或微粒為食。

那熔岩山谷中,那些晶球也變異出一種種造型古怪的蟲子,實際上和平常所知的蟲子不同,每一隻身軀如同岩石,依靠採集晶球凝聚的礦石和能量為生,習性和蟲子類似。

青帝等人覺得十分有趣,這些玩意兒類似於天生地養的聖靈,只是比聖靈弱了太多,且聖靈未圓滿時都藏在石中,不會在外活動。

隨演化繼續,海洋中的生物越來越多,結構也越來越複雜,從最初的藻類到最初的動物,到滿海洋都是奇奇怪怪的“蟲子”,再到某些“蟲子”想不開,出現了最早的魚。

魚兒的種類也逐漸增多,片刻前還荒蕪毫無生機的海洋,此時已多姿多彩,滿是生機,但海洋的環境越發內卷,兄弟們的體型都越長越大,終於有魚受不了,決定擺脫內卷,開闢新天地。

這些有夢想的魚從海洋走向了陸地,此時的陸地也早已生機勃勃,長滿古老植被,各種昆蟲生活其中,一片全新的天地,登上陸地的魚們長出腿腳,化為了既可在水中生活,又可在陸地生活的生物。

在陸地生活日久,其中一部分捨棄了在水中生活的身體結構,朝著更適應於陸地生存的形態演化,原本主導陸地的蟲類也漸漸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頭頭巨獸。

那熔岩山谷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應該說那顆到處是岩石沙土的星球發生了鉅變,大地上長滿不知多少種結晶物的叢林。

那些結晶物在外形上就和普通礦物結晶體相仿,但青帝等人知曉這都是一種種特殊的植被,它們構成了一片片和平時所見完全不同的森林、山谷、草原、沼澤……

而種種同樣造型奇異的動物生存在這些環境,這些生物和那顆海洋星球上的生物完全不同,應該說它們一開始誕生的環境就促使它們從結構上不同。

從老子、蓋九幽等人的角度,海洋星球上的生物更接近於他們平時所見所知,而岩石沙漠星球上的生物更趨近聖靈。

不過,按這套演化流程,那海洋星球該不會最終演化出人類吧?

懷著種種想法,狠人、青帝等繼續往下看,陸地上,巨獸時代終結,另一類動物強勢崛起,隨這些動物演化,漸漸出現了老子等熟知的諸多生物,猿、猴、豹、虎、狼、狐……

既然它們都給演化出來了,那人也會從中演化?

似乎知道他們所想,由於生存環境變化,某塊地域的古猿學會了使用工具,從樹上踏足地上,並解放了前足,依靠後兩足行走。

這已經初具人形,當發現靠後兩足行走,依靠前肢使用工具的便利後,越來越多的古猿下到地上,將這種模式一代代傳承下去。

代代更迭,這些下地的古猿後代們體毛越來越少,它們形成了原始的社會結構,這分明就是原始人類和原始的人類社會。

演化還在進行,古猿們越來越像人類,直到最後,已經和人類沒有任何區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