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道:“天地未開之時,唯有道存,我們如今所在寰宇,所見萬靈萬物,皆源於道之衍化。既如此,開闢世界、造鑄兵刃為何不能是造化之道?”
眾人一想,對啊,萬物都是道演變的產物,無論是生靈,還是非生靈,都在道下,那冶煉礦石、開闢世界自然也屬於造化之道。
只是為何常將“塑生造靈”認為是造化之道呢?
稍微一想,許多人明白過來,那與他們長期所接受的資訊有關,周圍接觸到的人和物有意或無意讓他們認為造化之道只與生靈相關,而和非生靈毫無關聯,長之以往,他們便養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就如提問那人。
向狠人提問者寥寥無幾,沒辦法,這位大帝在外的名聲委實過於兇殘,都擔心一個不好觸怒這位,連骨灰都給揚了,只有姜太虛、姬皓月等向狠人請教了與他們體質相關的問題。
本場論道至此結束,但這次崑崙論道尚未,徐遷將和狠人、青帝、老子等進行專門的論道交流,因為本場論道中,考慮到其餘人的知識、境界遠遜他們,徐遷、青帝等都未講的過於深入。
通俗講即是受限於其餘人的水平,徐遷等並未拿出該有的水平,所以在這場共同論道後,還有專門讓他們發揮真正水平的論道交流。
其餘人也不會閒著,將依照修為境界、修行主要方向等組織參與各場論道交流,共同論道交流雖好,能夠聆聽徐遷、狠人等闡述各自的道路,解答修行疑惑,但有這些位在,他們也難放開手腳。
成仙地深處,中央成仙池所在,由於成仙鼎被徐遷取走,導致此地靈蘊大失,但依舊神異非常,仙霧氤氳蒸騰,神霞交織萬縷,仍是世間少有的寶地。
九尊身影圍坐於此,此番沒有他人,可盡展手段論道交流,只見老子手中拂塵一擺,一團混沌氣隨之揮出,兩條陰陽魚自氣團中游出,使混沌分化,清氣上升,化為天穹,濁氣下沉,凝為大地,一方微觀宇宙眨眼間被演化而出。
緊接在那微觀宇宙,清濁二氣各自演化諸多事物,有礦石金鐵,有原始的飛禽走獸,很快便讓這方宇宙充滿了色彩和生機。
但作為此界創造者的老子,除了以拂塵揮出那團混沌氣外,並不與干擾,任由這方宇宙自行演化。
此乃老子太極陰陽之道,混沌生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繁衍萬物,又含雜他的無為思想,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
見老子模擬出一方微型宇宙以證其道,釋迦頌一聲佛號,笑道:“老子施主無為之道雖好,然紅塵皆苦,凡現於世者皆在紅塵爭渡,吾有渡世之法,願傳於眾生。”
伴隨釋迦之言,一縷金色佛光照落於那方微型宇宙,於一座山上化為一尊金色大佛,引得那宇宙諸多生靈伏拜不已。
老子見此,也不著惱,反而面帶微笑,釋迦這是借他演化的宇宙來展示自身佛法道路,自在真如,以此超脫紅塵之苦。
大成聖體看著那微型宇宙,笑道:“既如此,我也來湊個熱鬧!”一滴金色血液自其體內飛出,落入那宇宙,頓時在其中演化一族。
黃帝道:“天地萬靈,因天而生,因地而存,豈能不知人與天地之聯絡?何為逆天,何為順天?有人稱修行乃‘逆天而行’,可若真是逆天,天地又豈會容許修行?自身尚源出天地,逆天豈乎逆己?”
一縷靈光落入微型宇宙,那宇宙諸多被演化出的生靈頓時多了天地與人的識憶。
神農想了想,彈指一點,一團火光、一道瑩碧的霞光也落到微型宇宙,瑩碧霞光使得草木繁盛,其中生靈可採草木之精延年益壽,治傷去病,那火光則同釋迦的佛光、大成聖體的聖血、黃帝的靈光一樣,給微型宇宙又新增了一門道統。
隨演化繼續,生靈漸多,微型宇宙內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爭鬥,釋迦佛光所造出的佛門,大成聖體之血創造的金身一族,黃帝靈光和神農火光所塑造的道統打的不可開交。
看似是這些道統和種族在廝殺,其實是釋迦、黃帝幾人的道在老子演化的微型宇宙中博弈。
看著微型宇宙中被演化出的各種生靈互相廝殺,蓋九幽道:“或許我等也如他等,是被人所演化造生之物,自認為一世無雙,孰不知只是別人掌中之物。”
說到這,蓋九幽話鋒一轉,滿是豪氣道:“可那又如何?千秋為劫,天地為劫,萬物為劫,既是劫,無非一個‘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