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了晉寧軍和綏德軍以後。
寇季又整合了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其他零零散散的團練、鄉兵,將他們編排到了一起,匯同坐鎮在寧邊州、東勝縣的那一萬多小部族兵馬,編為一軍,取名寧邊軍。
起初那些小部族的頭人們還不願意答應。
但當寇季許諾,每年可以讓他們其中一戶人,遷入到汴京城過活以後,他們全都答應了。
人都是自私的。
那些小部族的頭人自然也不例外。
可以脫離西北這個四戰之地,去汴京城裡安安穩穩的享福,沒人不願意。
特別是他們在大宋境內待久了以後,對去汴京城內生活就更加嚮往了。
寇季答應了每年都允許他們其中一戶人遷入到汴京城。
那就是說,現在的族長一家離開了。
下一任族長一家在一年後也能離開。
如此往復,要不了多久,所有小部族中的管事的,都能去汴京城居住。
頭人們的以後,以及小部族的各大管事們的以後,有了保障,他們沒理由不答應寇季。
至於族人們?
他們豈會在乎族人們的想法?
真在乎族人們的想法,那是族中的賢者,而不是族中的族長。
寇季將西北的亂糟糟的兵馬梳理了一遍後,將地方政務扔給了王雲升,他帶著劉亨、楊家老太君、陸銘,以及折家軍,趕往了折家所在的府州。
一行人趕了數日路,抵達了府州。
路過府州關卡的時候,被人擋了下來。
“我家將軍有令,大戰期間,任何人不得擅闖府州!”
攔下寇季一行的是府州境內的折家軍將士。
“折家軍也不行?”
折家軍校尉黑著臉,走上前質問。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冷冰冰的道:“折家軍如今大部分在府州,境外的折家軍,只有銀州的一部分。如果你們能拿出相應的文書,證明你們是銀州坐鎮的那一部分折家軍,我自然會放你們進去。”
折家軍校尉聞言,一臉陰沉。
折家現任家主折繼宣,下達了什麼命令,已經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