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國王的野蠻公主> 第3章 楔 子 叛將出山(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章 楔 子 叛將出山(2) (3 / 4)

國相是個有頭腦的人,他略一想道:“不行,如果他們不要現王子,再立一新王,那我們空留人質,就什麼也要不到了,還會說齊國做了不仁不義之事,坑蒙拐騙,卑鄙無恥,遭到天下人的笑話,得不償失啊。”

“哦?那該怎麼辦呢?”齊王討教說。

國相道:“還是放楚王子回去,等他當了大王,必感謝齊王您的大恩大德。不過,可趁此機會叫他先簽個約,答應把淮北之地割讓我們即可。大王放他歸國當上新王,以後,如果我們有什麼麻煩事,去找他,他也不好推辭啊。”

可想而知,楚王子熊橫在齊國過的是受氣思念的日子,一旦有機會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並且還有空著的王位等著他來坐是什麼心情。他毫不猶豫地答應齊王的要求,二話沒說,便在協約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

楚王子熊橫回到楚國,屁股還沒有坐到王位的椅子上,齊國的使臣便屁顛屁顛地跟著來到楚國,催促兌現割地一事。

熊橫兩手一攤說:“你看我還不是大王,哪有權力劃地給你們啊?快回去對齊王說,叫他淡定淡定再淡定,這割地之事張揚出去不好,會把事情搞砸的,如若你們洩露了天機,大臣反對,把割地搞砸了,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齊王一聽,是這個理。他果然淡定,一等就是兩年。

兩年後,熊橫已坐熱了楚大王之椅,按楚王室規則,改號為頃襄王。

齊國國王時時刻刻想著楚國割地之事,不斷催促頃襄王,快割讓淮北之地。

頃襄王看齊國對淮北地催的要緊,就決定履行自己的諾言,把那塊國土劃給齊國。心想,反正它也是吳越帶過來的土地,多一塊地、少一塊地與楚國沒有多大關係,給就給吧。

莊蹻聽說新王要把淮北廣闊的國土無償割讓給齊國,怒火中燒,親赴郢都阻止大王的決定。

但頃襄王理由十足地道:“孤王在齊國臨走時簽了協議的,如果不籤,孤王回不了楚國,要了孤王的命。簽了,就要說話算數,不能叫孤王做個背信棄義的偽君子啊。”

莊蹻看楚王割地意堅,無話可說,他一氣之下,迅速回到東地,欲重當他的東地王。

靳尚見此,立刻暗裡對頃襄王獻計道:“還不快殺了莊蹻,否則,後患無窮。”

顯然,頃襄王沒有看懂莊蹻臉上的怒氣,沒有采納靳尚的建議,說他要回東地,就讓他回吧。並自我感覺很講信譽地答應將淮北的大片領土劃撥給齊國。

訊息傳開,像炸開鍋的爆米花,有大臣冒著生命危險勸說大王收回承命。

但頃襄王不為所動,一意孤行地強令莊蹻就範。

年輕氣盛的莊蹻作為擁有三十萬東地兵的最高統帥,在東地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一聲令下,帶領將士抵抗齊國的接管部隊,生生將齊國軍隊拒之門外。

違反王令者,是殺頭之罪啊。

莊蹻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宣佈在楚國的淮北(今安徽壽縣)建立自治政府,做起了越王。

這可惹怒了楚國的某些大臣。靳尚立刻建議頃襄王出兵征討叛臣,給齊國一個交待。

頃襄王氣憤不過,但眼下楚國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謹的挑戰,做任何事,都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頃襄王艱難地選擇了對莊蹻的忍讓。

但他並沒有下決心暗裡進取,有朝一日收拾莊蹻,而是自認為去過齊,當人質,吃過苦,被歧視,受過罪,無人比,連住牛棚的待遇都不如。

如今的熊橫,當了大王,翻身得解放不說,還大權在握,對人對事都有說一不二的權威。想到此,他認為,以其把大量精力用在管莊蹻的事上,不如吃喝玩樂大趕本,把損失的青春年華、榮華富貴都撈回來。

他在大王位上肆意休閒享受不說,還大興土木,在鄀(今湖北宜城)興建“避暑山莊”。至此,楚國國力消耗的猶如瘦弱的騾馬,只剩下一幅骨架。而周邊國家,特別是西北的秦國調整戰略,從北、中、西三線展開對楚國的進攻。

二十年後,即頃襄王20年(公元前279年),楚國已經危機四伏,自身難保。屈原力勸頃襄王降下身段,招降遠在淮北的楚國名將莊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