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接受山田挑戰的同時,常遇春替補上位,也挑戰了劉瑾。
有意思的是,有句話怎麼說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劉瑾這閹貨居然和山田臭味相投,也會點昊東結合的劍術。
不過水平可比山田差多了,所以沒能給常遇春帶來太多麻煩。“
“給我敗!”
劉瑾神sè猙獰,對常遇春施展出了昊東結合的劍法攻擊。
只不過其劍法是尚欠火候,劍光一炸,破碎的劍光就宛如凋謝的花瓣,紛紛揚揚而來。
不過,在常遇春的眼中,劉瑾的劍法破綻處處,分佈很不合理。
於是,在劉瑾施展劍法的一霎那,常遇春也出劍了,不是什麼厲害的劍招,純粹就是向朱老大討教來的萬劍訣劍術-金雞獨立和蜻蜓點水簡單兩招。
當!的一聲,常遇春劍招一出,便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劉瑾手一麻,長劍脫手飛出,整個人愣在了那裡。
“遇春勝了?”
“遇春,你居然就這麼勝了,兩招制敵,牛啊。”張居正、王漾茗紛紛上來向常遇春致賀。
一敗一勝,打平,朱厚照等總算挽回了面子。
不知不覺間,劍術溫習課也就到了下課的時間。
……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朱厚照他們來穿校也巳一年,終於到了學期考試的時間了。
穿校學期考試是這樣的:社會實踐作為衡量學子徳智體全面發展的操行鑑定,關乎學子將來能否畢業,真正考試的只有武學和武學理論兩門功課。
武學考試大家比較好理解,那就是拳對拳、腿對腿,劍對劍,明火執仗地幹。
而武學理論考試呢?其實它考的是二十幾本大部頭的武學典籍。
武學典籍中多如牛毛的各個武學流派你要熟悉,流派的起源、發展的程序與方向、各個歷史階段武學的代表人物你要掌握,還有各種武技你更要身體力行。
武學理論怎麼考試呢?甭容置言,發揚頭懸樑、錐刺骨大無畏精神,在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唄!最好是由點帶面、由面及裡、由字推理出句,由句推理出段,由段推理出文章,如此迴圈往復。
到了晚上臨睡前的時候,再把白天學過的在腦子裡過電影一遍,早起天矇矇亮,趁著空氣尚好,記憶力尚好,再讀一遍以加深印像,以達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