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河南視察河務的乾隆,為公務繁忙了幾天後,到底還是按耐不住花花腸子,移駕少林寺想觀賞那北嶽嵩山的名勝古蹟。隨從人員除了百劍門的李風,只有和珅與許維,其餘侍衛遠遠跟隨不許接近,隨時候召。四人俱穿著便裝,搭乘著一艘大船走水路直往嵩山少林寺而去。
這艘船有四個包艙和一個統艙。統艙內有固定的頂蓬,下雨或夜間睡覺時,則放下兩邊的厚布捲簾。統艙裡坐有三四十名乘客,多系遊人和商賈。
乾隆一行人坐於第三包艙內,乾隆邊欣賞著湖上風景,邊注視著船上的一舉一動,原來此船上有一人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立於左舷有一年輕人,不過二十左右,雖然衣衫平常,且略嫌過大,不太合身,但容貌俊秀,面如白玉,白裡透紅,秀眉彎彎,圓圓的杏眼,黑白分明。此人滿面愁容,正自望著江面發呆。
雖然只打了一個照面,但乾隆對這年輕人極有好感,便挑開卷簾走了出來,靠近了年輕人,口中吟誦道,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念畢,收了摺扇輕聲打招呼道,
“看公子愁容滿面,定有煩事纏身,龍某借花獻佛,太白詩仙的《行路難》內涵深遠,祝公子能早日達成心願,勿要掛念太多。
還不知公子貴姓,欲往何處?”
那位年輕人羞怯不言,滿面紅暈,更為可愛。
當乾隆出艙時,和珅與許維都已經在注意他的行動,畢竟皇上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和珅鬼精靈,比起許維來更擅長揣摩乾隆的心思,見到乾隆的舉動後,和珅馬上也鑽出船艙走向那位年輕人。
許維慢了一步,好位置全被和珅給堵了,頓時懊悔不已,這起碼損失了個能立刻巴結乾隆的機會。跟著李風一起走出來的許維。心中不住暗罵和珅:
“真******是個馬屁王,給我掉進河中淹死算了。”
和珅心理素質確實過硬,渾然沒把乾隆當作皇帝,笑容可掬地朝著年輕人解釋說道,
“我家公子姓龍名在天,京師人士,太學生員。此次南遊,旨在尋師訪友,恭詣古蹟,禮祭前賢,觀賞秀麗湖山。今見公子丰神俊郎,高雅脫俗,故我家龍公子渴望能與公子結識一番。”
那位年輕人居於第二包艙內,他的隨行書童對乾隆頗有好感,搶著回答道,
“我家公子複姓公孫盤清,開封府人,此次是為太夫人祈福,前往少林寺。”
“看公孫公子愁容滿面,似乎有難言之隱。能否說與我家公子聽一聽?我家龍公子交遊甚廣,前幾日還與河南巡撫那哈格一同暢飲。”和珅推測公孫盤清所遇的難題還不小,便拿話來探那公孫盤清。
那書童一聽這位龍公子居然認識巡撫大人,不禁拉了拉公孫盤清,歡聲雀躍地說道,
“公子,龍公子認識巡撫大人呀。”
公孫盤清本來低著的頭聽到書童的話語後,抬了起來,這目光正好與乾隆那熾熱的眼光相對。
乾隆雖年已過半百,但保養極好,面板光滑無比,這身上更多了眾多年輕人所沒有的成熟感。隨意一站,那富貴氣不住地逼來。明亮的大眼中,閃爍著智慧、果斷、樂觀、仁慈的光芒,有時又迸發出溫柔多情動人心絃的魅力。
這位龍公子穿著高雅,舉止大方,如果能倒在他的懷裡一定是安全的港灣。
想到這裡,公孫盤清不禁臉紅了一下,又低下頭輕聲細語地說道,
“因為家母身體欠安,故上少林寺來求香拜佛,以佑我母身體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