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正當朱珪授課完畢後準備離開書房時,卻見許維上前請教問題,道,
“朱大人,我對一字不解,還望您能指點一番。”
這許維平日裡倒是異常的聰慧,對知識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絲毫不需自己操心什麼。今日居然有問題要問,真是希奇了。朱珪顯出耐心答道,
“講吧。”
“這孝字作何解?”
朱珪想了想,說道,
“舊時稱善事父母為孝。堯典有曰:克諧以孝。論語學而則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上孝下慈乃是我中華之傳統也,古人注之《孝經》以明孝矣。
朱珪疑惑地看著許維問道,
“以你的能力,翻閱一下康熙字典當不成問題,這何需問我?”
許維自有其說詞,說道,
“朱大人,我這幾日聽到一傳聞,故對這孝字產生了些小小看法。”許維特意舉起小尾指晃了晃,表明真的是有些許微不足道的想法。
“說來聽聽。”
“這戶部司務安明,家中老父病故,按慣例他應回家丁憂守制三年,可他居然隱瞞不報,想矇混過關,而飽讀詩書的戶部右侍郎和珅居然還在京察大計中保薦他,這我是實在想不通。”
當聽到安明喪父居然不報時,朱珪拍案而起,白麵剎時間變得火紅無比,大怒說道,
“此人真是妄在世上活了一遭。父母之恩比天高,居然迷戀官位而不丁憂守制在家?我大清朝以仁孝定天下,豈能容此狂人在朝為官?”
“是啊是啊,我也未曾想到,這安明是如此一個人。”
朱珪又說道,
“對如此一個衣冠禽獸之人,我定要讓其得到應有的報應不可。不然豈能對得起他的親生父母?當然,如此之人也在少數而已,你也勿要迷惑。”
“可這安明背後有個大後臺,現任戶部右侍郎及正藍旗副都統、步軍營中營參將的和珅,不好得罪呀。”許維把和珅給帶了出來。
“和珅?和珅!”朱珪嘴裡唸叨了幾下,看來朱珪對和珅近來一炮竄紅也是有所耳聞了。對付這乾隆跟前的大紅人,顯然需另找個幫手才行。
在書房內踱了幾步後,朱珪對許維說道,
“我現在就去找吏部尚書永貴,可能他會有些辦法來對付和珅。就算那安明的後臺再強硬,一樣也要把他拉下馬。”理學大師朱珪一樣不能脫俗,對那些升遷速度快如火箭,兼且又有點招搖之人都存有些許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