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幾乎是同時出手,熊顫巍巍地倒下了,任可一記重手都足夠要它的命,滿山遍野的響起了恭頌喝彩的聲音。
十日後,胤禛、九門提督總管隆科多等人前來彙報通州查勘糧倉之事,久議方散。康熙留了胤禛、弘曆,三代同堂,小敘天倫,談及那日獵熊,弘曆眉飛色舞地說:“皇爺爺威武,英姿不減當年!”
康熙咳嗽幾聲,誇道:“弘曆之命真是貴重,將來福報必在朕之上。”
胤禛面有慮色,問:“兒臣見皇阿瑪有幾聲咳嗽,是否感覺不適,讓傳太醫看看吧!”
康熙輕輕喘著氣,說:“偶感風寒罷了,透汗即好,勿需掛心!”
弘曆已端來薑茶,在旁伺候,說:“孫兒得了風寒,額娘就會煎了薑茶,皇爺爺,您也用一些吧!”
康熙點頭笑道:“多虧弘曆,朕也算嚐到含飴弄孫之樂,此生無憾了!”
胤禛誠惶誠恐地打千跪地:“皇阿瑪萬壽無疆,長命百歲!”
康熙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又何必避諱?彈指一揮間,朕已逾七旬,自黃帝算起,五千年間,朕算在全時間最長的皇帝了。難道還不知足,想要長生不老,意圖違上天之意,豈不成了妖精?將生死掛礙心頭,反而落下心病難醫,放開懷抱,實乃長壽之秘決也。”
胤禛說:“謝皇阿瑪教誨!但南苑地處偏僻,眼見風雪來襲,皇阿瑪不如擺駕回暢春園,安心靜養,兒臣才能安心!”
“罷了,罷了!依你便是……”康熙同意道,他咳嗽一陣,“老四,你將弘曆帶回府中,侍朕傷寒痊癒,再帶進宮來。”
弘曆忙說:“孫兒不走,皇爺爺病了,更需要人照顧,孫兒要陪著皇爺爺。”
康熙欣慰地說:“朕知你有孝心,你不會讓病中的皇爺爺心疼你、擔心你吧!放心吧,朕身邊妃嬪、宮女、太監如雲,她們會照顧好朕的。你也該回去探望額娘了,上次聽你念《遊子吟》時,朕便聽出來了。”
弘曆低下頭,輕輕地說:“孫兒遵命!”
康熙又說:“本月十王日南郊冬至祀典,甚為重要,老四,你代朕走一趟吧!”
祭祀一向為皇帝親力親為之大事,關乎來年國運,能代替康熙祭禮,實是甚大隆寵。可胤禛卻說:“聖躬不豫,兒臣願在身邊伺候,以盡孝道。”
康熙故意板起臉,說:“你們兩父子是怎麼回事,都是抗旨不成。要知此次祭祀重要之至,朕不過微感風寒,難道要影響國運嗎?不分輕重!”
胤禛、弘曆跪下回道:“兒臣(孫兒)不敢!”
康熙囑咐道:“記得祭祀前要齋戒沐浴,以示重視!”他頓了頓,似乎在安撫胤禛說,“齋所至暢春園不過一個時辰路程,若有何事,也可快馬回報!”
胤禛喏喏稱是,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心中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