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壽見他和藹可親,連最後一絲的不適都消失了,笑著便往康熙身上爬去。梁九功忙攔道:“使不得啊!快下來!”胤禛上前欲將元壽抱下,誰料,康熙說:“慢!”接著他又轉向對元壽說,“孩子,你想坐上來?”
元壽點點頭,眼裡透著童真的清亮。梁九功打趣道:“小阿哥,不但不怕生,奴才看著似乎與皇上您特別熟絡呢!”
康熙眉目帶笑,站起身,索性將元壽抱在懷裡,皺眉道:“春寒未曖,怎麼穿得這樣少?快拿朕的披風來!”
元壽從康熙懷中鑽出,不客氣地抓起桌上的點心往嘴裡塞。亦蕊一福,說:“小阿哥恐是餓了,不如讓兒臣帶下去……”
“不必了,朕已過半百,也該享享這含飴弄孫的滋味了!”康熙笑著對下桌的耆老說,“張老,您家中有幾位孫子?”
胤禛忙上前攙扶張老,他答道:“回皇上話,老朽今年七十九,孫子早已生子,現在連曾孫、玄孫都有啦!”
康熙幽默地說:“那不是孫子也做了爺爺?”
張老回道:“誰說不是呢?不怕皇上笑話,那日老朽在村裡散步,眼見前面有一老人手持重物,走得顫顫悠悠,眼見摔倒!雖都是一大把年紀了,也不能不上前扶一把不是,扶他到家,方才知道,原來他是當年我抱在懷裡的光屁股小孫子!”
此言一出,滿堂皆樂,康熙笑了一陣,停了下來,神色凝重地說:“是啊!朕有兒孫沒有一百,也有五十,也認不全啊!唉……”
張老雖年紀大了,反應卻不遲鈍,說:“這證明皇上您兒孫滿堂不是?咱們有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嫁衣。皇上,您別多慮了!”
“說得好!”康熙向張老舉起酒盞,這些話,也只有這種日子,這些個不為朝臣的百姓,才敢“大言不慚”啊!
元壽自顧自吃了一塊點心便飽了,笑嘻嘻地去摸康熙的鬍鬚,弄得他哭笑不得,半開玩笑地說:“吃了朕的御點,坐了朕的寶座,還敢拂龍鬚!這孩子,真是夠大膽的!”聽聞胤禛在康熙這得臉,三、五、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先後便聚到這。康熙一看人齊了,便說:“孩子,你看看臺下這些個人,誰能坐到這個位置上?”
幾位阿哥頓時瞪目結舌,胤禛更是如涼水襲身,無論元壽指了誰,都可能累及自身,甚至整個王府。若指了他,胤禛一陣頭皮發麻,簡直不敢想像。
元壽睜圓了眼睛,在一排王爺阿哥身上掃來掃去,最後說:“皇爺爺,你不喜歡元壽嗎?”
康熙慈愛地說:“當然喜歡!”
元壽嘟著嘴,高興道:“那我就坐在你身邊,他們誰都搶不到位置!”在孩子心中,康熙的話就像在和他玩一個搶凳子的遊戲,而其他人就成為遊戲中的“敵人”,不讓他們坐上來,遊戲就算勝利了。元壽撿起一塊糕點,向阿哥們砸去,無奈人小力不從心,糕點根本沒飛出去。康熙哈哈大笑,說:“你想砸誰,他嗎?”康熙隨手撿起一塊糕點,向胤禩砸去,元壽笑鬧道:“砸阿瑪,砸阿瑪!”康熙依言,又向胤禛丟了一塊糕點。康熙精通射獵,塊塊正中,胤禛、胤禩不敢閃避,打千說:“謝皇阿瑪賞賜!”
康熙笑道:“這孩子朕喜歡,以後要常帶進宮來。老四今日準備的表演,朕甚歡喜,賞四福晉紅珊瑚管珠一串、東珠一斛。”
亦蕊上前答道:“皇阿瑪賞賜,兒臣甚喜,卻不敢領受。此番表演,多蒙府中庶福晉歐陽氏、鈕祜祿氏費下心血,日夜操練,方得滿堂喝彩。兒臣不敢居功。”
康熙提聲道:“是嗎?上前答話!”
宸宛和瑤夕忙上前,說:“奴才歐陽氏/鈕祜祿氏給皇上請安,萬歲萬歲萬萬歲!”(作者按:由於此二人都是庶福晉,不進宗冊,在公開場合,是不能稱呼皇上為皇阿瑪,更不可自稱兒臣。)
康熙稱讚道:“想不到老四府中臥虎藏龍,定是要厚賞的。有何要求,說說看,朕一定滿足你們!”
宸宛細聲細氣地說:“奴才不敢求賞,若皇上喜歡,奴才知道接下來還有兩場大宴,願意再獻舞技,以此表達對皇上的一片祝壽之意!”一向文靜避世的宸宛居然說出這番話,著實讓亦蕊頗有些意外。
康熙說:“這有何難,此舞甚好,多上演幾場,讓眾人飽飽眼福。準了!”
瑤夕看了一眼宸宛,道:“奴才不敢奢望別的,若皇上能為元壽賜名,則是元壽之福!”
康熙笑道:“哦?莫非你是這孩子的額娘,今天是個好日子,要不就賜單名,曆吧!”
“弘曆!”瑤夕心中歡喜,眾人謝恩。
小弘曆坐在康熙懷中,看著眾人叩拜,眼睛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