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科技之神> 第4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1 / 3)

顧玩的部落格註冊時間不久,認真經營的時間,更是滿打滿算也只有四五天。

所以至今為止,一共只有七篇文章。

其中四篇是天體物理類相關的,兩篇是社會反思類的。

還有一篇比較怪誕獵奇的跨圈文章,就是截止今晚為止點贊最多的《為什麼植物不能移動》。

這篇文章自然也是雙葉代筆潤色的,內容故作大言,跨了物理學和生物學的圈。

“為什麼植物不能移動?”相信很多抱著好奇心的讀者,一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也會覺得無厘頭。

這特麼算什麼問題?

但顧玩當初選這個題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接盤袁車子的那些粉絲。

袁車子是學生物醫學研究起家、轉行做科普的。

而他顧玩是搞物理和天文起家的。

如果不弄一些有交集的、足夠深入淺出的題目,把電視播出後憤而取關袁車子的那些粉絲接盤過來,不就太虧了麼?

所以,這一切,都是顧玩蓄謀已久。在做節目之前,在他眼裡,袁車子就已經是一個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了。他連如何接收遺產,都已經提前想好。

他就要選一篇跨圈物理學和生物學、還能隱隱然讓人覺得物理學比生物學高貴得多的文章。

文章裡的主要內容,大致是這麼幾個觀點:

“為什麼植物不能移動?生物學家肯定有很多進化論方面的觀點……但我們撇開這一切,來看生物的能量供給。我們也不想討論捕蠅草或者豬籠草在捕食瞬間的輕微動作,那不能算作‘移動’。”

“我們用動物中單位體型能耗最低的品類,來衡量一下‘運動’這件事兒的能耗有多高,每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所以,我們選擇烏龜和樹懶這些最遲鈍、新陳代謝最低的物種算一下……”

後面是BALABALA一堆計算公式,具體不贅述,反正很是高大上,又跟那些地球上的B站無厘頭理科影片一樣博眼球,看不懂過程也沒關係。

算完之後話鋒一轉:

“那麼,我們再來算一下,植物透過光合作用這種能量來源,單位表面積能夠得到多少能源輸入。目前的光合作用對光能使用效率只有可憐的20%~30%,但我們哪怕假設它是100%都沒關係。

然後,我們根據地球在一個天文單位天球面上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可以算出,到達地球的陽光能量為太陽總能量的22億分之一。然後再乘以大氣層散射率、除以地球表面積。所以一個跟海龜或者樹懶一樣大小、有兩平方米表面積的植物,假設二氧化碳供給也極度充足,那麼它能得到的光合作用理論最大功率為……”

又是一大堆公式,然後一個豹尾一樣有力的結論。

“……所以可以看出,靠光合作用提供卡路里,連滿足最低速遲緩移動所需能量的幾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根本不用扯其他進化論了,在地球上,只有捕食和消化化學能的方式,才能提供宏觀運動所需的能源消耗。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比如水星上沒有高散射的大氣層,那裡的單位面積陽光輻射是地球的9倍。所以如果那兒有可以生存下來的不需要大氣、不怕超強輻射的生命的話,倒是有理論可能性弄出‘能移動的植物’,因為也許那兒靠光合作用的能量密度,就能支援宏觀運動了。

在地球上,如果我們能營造一個光輻射強度比最強烈的陽光下環境還強數百倍的人工環境,然後也讓某些植物在這個環境下進化變異個幾億年,說不定就真出現了可以飄飛的植物呢,就像魔獸世界裡的孢子蝠鱝或者科幻電影裡的殺人植物一樣。

生物學的一切研究,終究還是要遵循物理法則的基本法的。一切連物理定性劃界都脫離的生物學想象,那都不配叫科幻,只能叫玄幻。”

文章的最後,當然要噴一噴那些披著軟科幻外衣的玄幻了,不然顧玩怎麼精確地踩袁車子上位呢。

而顧玩選這篇文章,顯然是有精心設計的。

因為這篇文章,來源於他在地球上的記憶。

在任何新媒體出現的時候,想做科普生意的人,第一步肯定都是想到生物醫藥,因為這玩意兒愚夫愚婦也聽得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