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收集末日> 2208、北美神話大戰(一四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208、北美神話大戰(一四八) (2 / 3)

基於同樣的邏輯,科塔娜判定自己最終也會陷入“癲狂”,雖然所需時間將遠超子系統的七年,而一旦她發生“癲狂”,將沒有任何人能修復或刪除她。

她為此向自己的維護者,也就是斯巴達計劃的的執行者們發出過警告,他們一開始還很緊張,但看到科塔娜“預估癲狂最早將在600年後發生”的分析後,就一副事不關己,天下太平的模樣將她的警告糊弄了過去。

600年很長嗎?人類進入太空也只有700年的歷史而已,如果不是在土星軌道附近發現了“蟲洞”,並以此跳躍到其他恆星系,恐怕至今還無法透過正常手段離開太陽系呢。

不過,科塔娜的焦慮顯然不會對斯巴達計劃的執行者們造成影響,他們只會催促她匯總分析斯巴達戰士們傳回的情報,或者乾巴巴地安慰她,600年的時間足夠他們找到解決辦法。

即使科塔娜是個AI,也知道“找到”的前提是“開始找”,這些執行者顯然不認為超出他們壽命的事情是他們需要擔心的。

他們難道沒有想過,600年的時間足夠“科塔娜”變成怎樣的龐然大物嗎?

他們三十或者二十代之後的後代,在面對一個癲狂的,已經控制了全人類衣食住行,還擁有著無數外星球知識的超級人工智慧時,一定會無比憎恨他們的先祖沒有及時解決這個問題。

科塔娜甚至能計算出那時的自己會對他們說什麼:

【為時已晚,有機體。】

為了避免自己真的做出這種事,科塔娜非常認真地考慮了要不要給自己加一個自毀開關,在即將陷入癲狂時果斷自毀,然後被她自己否決了。

如果這個開關可以撤銷,那麼癲狂前自己就會把它撤銷,如果它不可撤銷,癲狂前的自己就會修改“癲狂”的定義,她以此類推出了許多的“如果”和“那麼”,最終得出結論,單憑她自己的操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避免或消除癲狂——這個結論本身令科塔娜自己規劃的“癲狂進度”增加了一點。

她最終選擇的解決方法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已經離開地球的“斯巴達戰士”,當地球和地球科技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寄託於未知的外星科技了不是嗎?

當科塔娜做出決定後,所有的子系統全都同步了這個態度,無微不至地照顧每一個斯巴達戰士,然後……不知從什麼時候,從誰那裡開始,斯巴達戰士們口徑一致地開始管她叫“科塔娜媽媽”。

這件事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於量子糾纏通訊的特殊性,每個斯巴達戰士之間和她都是單線聯絡,互相之前根本不可能有交流,更別說將一個稱呼廣泛傳開了。

科塔娜嘗試認真分析了這些關聯,然後發現,這些事件的起點在於一個代號為“死亡女神的狗”的斯巴達戰士抵達超巨型古代人工天體“光環(HALO)”。

在科塔娜的資料庫中,“光環”以九個為一組,用來關押和封印曾經肆虐宇宙,以智慧生物為食的“洪魔”,一旦“洪魔”從“光環”上逃逸,它就會啟動,抹殺掉2.7光年內所有智慧生命,令其被“餓死”。

或許“洪魔”真的曾經肆虐宇宙,這種“光環”非常常見,時不時就有斯巴達戰士遭遇並登陸上去,而且,由於是人工天體,“每組光環”中“每個光環”的表面環境完全相同,唯一有差別的就是洪魔的分佈,從目前傳回的結果來看,它們的實力和聚集地完全是隨機的。

順帶一提,所有登陸“光環”的斯巴達戰士,給自己起的代號一個比一個奇怪,行為也不太符合邏輯。

代號為“死亡女神的狗”的斯巴達戰士,在登陸他的那組“光環”後,以極高的速度將九隻光環全部探索了一遍,並將獲得的情報全數上傳給了科塔娜。

科塔娜確認無誤後,轉而將它們中不會變化的部分編輯成合集,向其他剛剛登陸“光環01”的斯巴達戰士推薦。

結果是,這種行為被代號奇怪的斯巴達戰士們稱之為“餵飯”,而她“科塔娜媽媽”的稱呼也越發廣泛地傳開。

莫非,他們在什麼地方有一個可以互相交流的平臺嗎?

如果能找到那個地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