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國資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戴向軍代表的創業團隊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
戴向軍現在徹底倒向了胡楊這一方,他的這個席位基本上也算是匯嘉系的。
因此,在董事會會議上透過此事不難,但該走的程式要走。同時,這麼做也是不想讓京城國資方面有什麼誤會。
兩天後,博隆光學的董事會會議在公司總部召開。這一次,胡揚沒有出席會議,有許有年坐鎮,壓根不會有什麼變故。
果然,在董事會會議上,很順利的透過了股權置換的議案。京城國資方面沒有什麼意見,還是那句話,不能便宜了魔都國資。
會議結束之後,許有年沒有立即返回京城,而是負責和魔都國資的談判。
經過不到一週的艱苦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
“胡總,你是不知道,魔都方面的談判代表真不簡單。他們這些天,最少提出來過十種以上的核算方案,每一種都要求在博隆光學的股份要佔到10%以上。”
許有年和魔都方面簽完協議之後,來到了胡楊的辦公室。
魔都方面有一個談判小組,方屈平也經常親自上陣,雙方的談判,從一開始火藥味就很濃。
但是,形勢比人強。要是當初尤主任積極支援胡楊提出來的合併重組方案,他們在博隆光學獲得收益肯定比現在大得多。
現在,匯嘉系已經完成了針對微電子裝置的絕對控股,魔都方面已經沒有太多的籌碼了。
最後,魔都方面答應,以博隆光學8%的股權,置換自己手裡微電子裝置的全部股權。
協議簽訂之後,博隆光學持有微電子裝置的股份增加到了3.9億股,股份佔比為63.11%。如果再上匯嘉國際投資的持有的8000萬股,匯嘉系整體持有的股份為4.7億股,股份佔比為76.05%。
至此,匯嘉系將微電子裝置完完全全的掌握在了手心裡。
“許總,我考慮,未來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裝置還是要做一下分工。博隆光學側重高階光學器件的生產。
而微電子裝置,側重中低端光刻裝置的生產。以後,可以把博隆光學的中低端光刻裝置(資產和人員)都轉移給他們。
至於高階光刻機,現在兩家公司都有生產能力,暫時先這樣吧。”
胡楊打算先整合兩家公司的基本業務,未來,博隆光學不再生產中低端光刻裝置,而是全部轉移到微電子裝置去,從而形成規模優勢。
高階光刻機,目前的產能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都在等著裝置供貨,所以必須要兩家公司一起滿負荷生產。
不過今後,高階光刻機的產能會慢慢向博隆光學遷移,這是胡楊決定的一種趨勢,誰都沒辦法阻擋。
“想想真不容易,當時胡總你說想要收購微電子裝置的時候,我們都不太看好。不是實力的問題,是鑑於對方獨特的股權結構。
沒想到只用了不到半年,微電子裝置就已經被我們收入囊中。現在這邊的事情已經完成了,我打算明天就回京城。”
京城以後是博隆光學的重要生產研發基地,和微電子裝置一起組建的聯合實驗室,也會放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