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飼養大量馬匹牛羊的,要麼是關外大族,要麼背後就有武勳的影子。
巧不巧,賈家在河套有一個不小的馬場……
當賈琮從自家的管家口中得知,太僕寺的人曾經從他家的馬場購買了不少良駒時,當即就察覺到了不對。
取來檔案賬冊一看,太僕寺的馬場連年大豐,為何還要跟別人買馬?
……
“要不是戶部如今有錢,能從各處及時購買足夠的馬匹。要不然光是馬政廢弛,就足以讓國朝的征戰陷入停滯。”
好在徵倭主要是靠步戰跟炮戰,不需過多的馬匹。不然的話,暴躁的靖王劉怡早就殺回京師,將太僕寺的人統統剝皮充草掛在城門樓子上了。
林如海看著賈琮送來的公文,好一陣心驚肉跳。
他能想到馬政廢弛,但沒想到會差到這種程度。
“賬冊所載八十萬,實際不到八萬匹。牧馬草場為軍民盜種,勳戚勢奏討,致虧原數經復實有六十處,實有地五萬五千三百四十三頃九十四畝之多。”
嘶!
林如海不由得深吸一口涼氣,馬政已經亡了,就算是想挽救都夠嗆。
“馬政廢弛衰亡成這個樣子,你打算怎麼辦?”
賈琮攤手道:“馬政已亡,我曾計算過,挽救其亡耗費過甚,而且就算這次斬斷了貪墨,過上一二十年,說不定還是現在的樣子。不如,重開一局!”
重開,不是照著開國時的馬政之策重新來上一遍。
在賈琮的心中,已經在勾勒新的馬政之策了。
“咱們現在是先購買良馬以供大軍使用,然後梳理當下還堪用的草場,派專人去飼養戰馬,能維持住當下就行。侄兒打算讓人去一趟北邊還有西域,看看能不能從那邊尋來專業人才還有更為優秀的種馬……”
無論是什麼樣的策略,賈琮始終抱著的態度就是要有人才、種子。
只要有足夠的人才,優秀的種馬,就是有了建造高樓大廈的基礎。
至於草場跟新的制度,賈琮還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戰馬的價值還有草場的價值太高了,足以讓人忘記了律法威壓去鋌而走險。
這一回,他必須琢磨出一套儘量完善的馬政制度,絕不能重蹈覆轍。
月票推薦票
關於馬政方面,我瞭解的有限。前章那邊寫的有問題,有讀者老爺指出來了,我今天查了不少資料,在這一章圓一下。
後面要寫遠征,還要借馬政的危機來引出科舉問題,就簡略寫一下吧。
感謝給我指出問題的老爺們,今晚就先更到這裡,明日繼續,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