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紅樓御貓> 第五百二十一章 危機與制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一章 危機與制度 (3 / 4)

也就是說,吏部在下月初就能新得一百二十名可用之才,賈琮要去三五人,灑灑水啦~

天官老爺心裡高興,大筆一揮又從候補官員中挑了兩個還算不錯的,讓人送去了太僕寺。

吏部這一送人,太僕寺的員工危機算是得到了緩解。

“統統都給我忙起來,三日內,我要看到安北、北庭、西域三處的可用戰馬數量。”

“錢不夠,拿本官的條子去戶部支取。”

“本官就一個要求,戰馬必須是最好的,誰敢給本官弄些歪瓜裂棗湊數,本官就拿他的腦袋湊數!”

國朝的馬政歷經百年,如今已經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按照開國時的定製,免糧之家五戶一馬,不免糧之家七戶一馬,直至凡能用心牧養者除其罪。

用減輕賦稅和免除罪行來鼓勵百姓養馬,朝廷在當時對馬政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對馬政的重視,相關管理體系的基本完善,加上養馬方面激勵政策的不斷出臺,使國朝早期的馬政事業達到興盛。

昭武十二年全國有馬數共八十九萬一千二百八十匹,其數量基本能滿足官私所需。

後來經過昭武五徵大漠,所得戰馬加上國朝自己所養,數量直接飆升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餘萬匹。

但緊接著就是二十年的廢弛,國朝的鼎盛也伴隨著貪墨的盛行,其中以戶部銀庫、糧庫以及太僕寺所管的馬政最為嚴重。

戶部少的是錢糧,而太僕寺的人就將目光放在了那些為朝廷供養戰馬的馬戶身上。

搜刮、威脅,幾乎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硬生生將國朝的重要戰備政策給荒廢了。

根據賈琮讓龍禁衛蒐集來的馬政情況,其中有一份來自山西的密信最為觸目驚心。

其言曰:馬政之策,有名存實亡之相。

所謂名存,是指“地號草場,段畫封志,部發冊籍,野設廳院,救旨頒於將官,糾察委於科道”這些還都存在。

而實亡是指“地久不耕,土非其性,黃篙株立,營草盤根,氣嗅不敢近人,唯苦難以飼馬”。

前幾年國朝南征北戰,太僕寺的人為了湊足大軍所需,甚至不惜以朝廷的牧場跟世家大族換取堪用之馬。

數量不夠,他們又打了借條,跟豪商巨賈借了不少馬匹以供大軍征戰使用。

好不容易扛過了數次大戰的消耗,大軍所獲的數十萬匹良駒除開歸還所借之外,原本還能剩下三五十萬。

可這些太僕寺的人當初是賣了不少朝廷的牧場的,馬匹還能租借應付每年的檢查,牧場賣了的話那就沒了。

於是乎,這些人一琢磨,又拿戰馬去換回了牧場……

還別說,這套操作要是讓都察院的那些書呆子來查,他們根本無法從賬冊中看出什麼問題。

就算實地去看,每年的檢查時間基本都是定好的時間,足夠讓這群人按時從商人手中租來馬匹應付朝廷的檢查。

就這操作,賈琮直呼好傢伙。

我大清的和大人都沒你們腦瓜子聰明!

但偏偏賈琮是出身榮國府,別的地方不清楚,河套的馬場,賈家在那邊有人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