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別人眼裡,太僕寺卿這種九卿高官,是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但在太上皇、皇帝的眼中,太僕寺卿就是用來給賈琮刷資歷的過渡。
賈琮的特殊性,在當初魏慶賀老爺子的一句生而知之、天生宿慧,就已經讓二聖將賈琮的未來安排的妥妥當當。
這樣的人才,怎麼可能真讓去太僕寺養馬?
有賈琮在,大夏可旺三代!
若不是賈琮的年紀實在太小,光是這些年明裡暗裡立下的功勞就足夠封個國公爵了。
哪還能為了給這小子湊資歷,令二聖發愁直掉頭髮。
“崇哥兒……”
太上皇老爺子衝乖孫招招手,劉崇聽話的上前一步。
只聽老爺子叮囑道:“你雖大了賈琮三歲,但他的才華要遠遠高於你。去他麾下幹事,他就是你的老師,要忘了伱的世子身份……記住,你就是一個剛剛入仕的新人,多聽、多看、多學、少說!”
八個字的要求,劉崇不但沒有絲毫的牴觸,反而正兒八經的以弟子禮向賈琮作揖大拜。
這倒是出了賈琮的意料,驚得他往旁邊避了避,回禮說道:“世子……兄長這是做什麼,我哪裡當得起兄長大禮,咱們今後相互學習,相互學習……”
大家都這麼熟了,搞的這麼正式,這不是破壞兄弟間的感情嘛~
一旁的老十三一拍大腿,哈哈笑道:“你們可不就是兄弟嘛!”
劉恪做事從來不搞虛的,他更喜歡直來直去。
“爹,年輕人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定,只要他們這些年輕人把您跟四哥交待的事辦好就成了。”
老爺子也點點頭,認可了自家這個辦事不靠譜卻也靠譜的老十三之語。
“行吧,這事就這麼定了。不過……”
老爺子突然話鋒一轉:“有件事你們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前幾日大朝會上的事你們也應該看出來了,隨著新政的持續推進,朝中也好,民間也罷,對於新政的牴觸越來越大。雖說周炯暫時還能壓得住,但總有一天他會壓不住的。到時候,很多事在朝堂是難以處理的,那個時候,就該你們站上前臺了。”
太上皇的這些話,令亭臺中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只見老爺子神色鄭重,雙眼飽含深意的盯著賈琮:“很多時候,不是非要有深仇大恨才會生死相搏。賈琮,你什麼都好,就是偶爾會婦人之仁。有些事,該越過規矩就要越過規矩,該下死手的時候不要猶豫。要不然,死的就是你自己!”
實際上這些話都還只是觸及皮毛,深層次的意思就是不說,賈琮也已經品出了大概。
老爺子這是在提醒他,不狠的人,是在朝堂上站不穩的。
況且是變法這種事,古往今來的變法者,有幾個好下場的?
賈琮的腦中閃過一個個名相賢臣,權如王安石、張居正,死後新法還不是一朝盡毀。
魏慶賀老爺子當初也跟他說過類似的話,周炯前幾日也跟他暗示過。
首輔大人哪裡是想要什麼諡號,這是在提醒他,他若死,變法的事就要輪到他賈琮頂上去。
主持變法的人可以死,但新法一定要持續下去。
這場由魏慶賀開始佈局,由周炯開始實施的變法,很可能要經歷數代人的犧牲努力,才能徹底解決千年來積攢的沉痾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