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不但能吃飽穿暖,還能有餘錢給孩子們買肉買零嘴買花花綠綠的衣裳,這不就是盛世嗎?
“老四,這些年你做的不錯,比為父強!”
這是老爺子第一次正面誇讚自家老四,令皇帝手足無措。
說驚喜吧,有點,但更多的反而是委屈。
天知道他這些年為了從老父口中得到一個好字有多拼,沒日沒夜的處理那些奏章,還要時刻警惕他的那些兄弟侄子。
倔老四硬是靠著消耗生命,做到了內除弊政,外御異族。
當初大兄曾給他描繪的未來,如今在他老四手裡實現了,難道還不能稱一聲好嗎?
四十多歲的人了,皇帝竟然紅了眼。
老爺子不僅沒有像往日那樣嘴上不饒人,反而感嘆萬千,長嘆一聲抬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是我這個當爹的對你太過嚴苛了,吾兒確實做得好,比為父好,比你大哥更好。昔年伱大哥曾說,老二是個莽夫,老十三是個混不吝……唯有你,穩重、踏實、是個幹實事的人。若不是你大哥……原本為父打算讓你去經營江南的……”
其實老爺子一直心裡跟明鏡似的,他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
包括當初甄家在金陵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
但他是帝王,帝王心術讓他做不到隨心所欲。
就連他一手提拔的林如海舉步維艱,他都沒有辦法親自出手,用皇權去打破江南士族豪門對江南半壁的統治。
直到老四一步步的瓦解了江南士族豪門的勢力,他才敢將國朝的權力慢慢轉移到了皇帝的手中。
當初如果是皇帝輸了,他會毫不猶豫的將權力交給老十四,或者是老大的兒子,亦或是重新挑選一個繼承人……
不過如今看來,老大的眼光是對的,他這個太上皇也挑對了人。
老四的性格,是最合適的人。
該莽的時候莽,該忍的時候忍,敢大膽的用人,甚至連當時給他經常添堵的王子騰都能用到實處,老四的心性智慧,是最適合當皇帝的。
……
原本要放在園子裡的戲臺,被老太太移到了前院。
今日的園子裡,真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近兩千的文人士子齊聚,恐怕唯有貢院才能見到。
賈琮為了忽悠……為了開解這些迷茫的儒生,講的嗓子眼都快冒煙了。
好在效果斐然,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園子裡已經處處都在探討聖道國政,暢想大夏的未來了。
賈琮只來得及用涼茶潤潤喉嚨,就被一群士子拉了過去。
“文魁君,陛下下旨革新科舉,學生以為,只加大算學在科舉中的比重還遠遠不夠。學生遊學時就發現,國朝官員對於律法有研究者不多,而且是粗通而不精,審案判案時還常需刑名師爺在一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