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
周炯皺了皺眉:“徭役之制已然廢除,再提此議不大妥當。不如罰銀……”
“可別!閣老,您還不清楚咱們那些胥吏的德性嗎?”
賈琮連忙阻止了周炯的可怕想法,開什麼玩笑,罰銀的話,恐怕底下的胥吏得笑瘋了。
周炯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苦笑一聲改口道:“你小子說的是,罰銀絕對不行。不過伱這個徭役之策,怕是也會讓那些胥吏鑽了空子。”
“嗯?”
賈琮疑惑萬分,卻見周炯悠悠說道:“徭役,就是銀子啊!”
“那……不如讓學子的父母一同去學堂,跟他們的子女一同讀書,直到他們能夠默寫出《大夏律》為止!”
說著,黛玉自己也笑了起來。
既然不懂法不守法,那就去好好學法吧!
周炯沒想到黛玉會想出如此另類的主意,仔細一琢磨,還真有可能令那些無知而無畏的人明白國法的威嚴。
想一想,一間坐滿了蘿蔔頭的校舍中,坐著一個手拿《大夏律》的糙漢子……
估計但凡是個正常人,他都得羞得抬不起頭來!
“還有,朝廷應當鼓勵文教。凡適齡學童入學,成績優異者,無論男女,當以錢糧獎勵之……”
要不是國朝當下還不足以支撐全面的教育補貼,賈琮連蛋奶工程都得提出來。
可惜了,戶部的銀錢還不夠多,賈琮這會就在心中不斷的繪製著地圖。
殖民的腳步必須加快,大夏的娃娃們要長個子,就要有足夠的錢糧作為基礎。
所以,什麼東洋鬼子、西洋鬼子,統統準備接受天朝爸爸濃濃的“愛意”吧!
……
當、當、當……
晨鐘暮鼓,六月初五的大朝會照例進行著。
群臣入殿後,驚奇的發現病了數日的內閣首輔周炯老爺子竟然回到了朝中。
一番吾皇萬歲的請安,夏守忠例行高呼有事起奏。
這時禮部隊伍中,黛玉第一個站了出來,將前兩日與周炯、賈琮商議好的奏摺托起。
“啟奏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眾臣雖然驚訝,不過黛玉所奏之事無論是督促地方官衙對女子入學的重視,還是以律法的形勢強令百姓讓適齡子女入公學讀書,以及對成績優異者獎勵之事,都沒有觸及到他們的利益。
大傢伙都清楚林家這位公主在皇帝心裡的地位,都沒有去掃皇帝老爺的興,幾乎是沒有任何反對之聲,就快速透過了這個建議。
不過接下來就有趣了,內閣首輔周炯突然開口,向皇帝提議增加內閣閣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