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賈琮的看法,徐晉還算能夠理解。
“或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此事依舊不能輕忽。有的時候,人性的墮落就在一瞬間,毀掉它很容易,想要重新再將其拾起來,那就難了!”
方才還在自得於“生而知之”所帶來的經驗,突然卻如一柄巨錘重重砸下,賈琮的的臉色變得煞白。
“毀掉它很容易,想要再將其拾起來,那就難了!”
賈琮的腦中不斷地閃現著形形色色的人影,飛快的播放著前世今生多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事。
“不是你撞的,伱為什麼要扶?”
就這一個,就足夠讓國人的道德水平直接倒退五十年。
而徐晉給他所講的江南變化,那種一門心思追求利益的瘋狂,已經有往這種情況發展的趨勢了。
賈琮不敢想象如此下去,大夏會變成什麼樣。但徐晉的擔憂似乎也變成了他的擔憂,令他的後背,在七月的夏日炎炎時,冒出了冷汗。
徐晉看到了賈琮的神情變化,在徒弟陷入恐懼與沉思時,他只是閉上眼睛假寐,並未打攪徒弟的自省。
作為賈琮的老師,徐晉不在意教授賈琮經史子集,而是更關注賈琮的思想成長。
他早就看出來了,自己的這個徒弟太過於天真,缺少對權力、對人心的敬畏與認識。
用一個字來說,還是太過稚嫩了。
一路走的太順,保護他的人太多,沒有遭遇過像樣的挫折,遲早要吃大虧。
師徒二人在悠悠北上的馬車中,各自在悟屬於他們的道。
直到馬車入了城,停在大夏門外時,從車上下來的賈琮突然朝著徐晉大禮拜下。
“多謝老師教誨,學生明白了!”
徐晉沒有問賈琮明白了什麼,只是欣慰的笑了。
等自家老師走進了宮門去復旨,賈琮才起身皺著眉頭繼續“發呆”。
若不是老師提醒,他差點就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倉稟足知禮節沒錯,可也不能放任重利輕義的思想肆意發展。
賈琮抬起雙手,眼神堅毅的盯著逐漸握緊的雙拳。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沒道理不能一起發展啊,他賈琮就要兩手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