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南繁紀事> 第3章 一路南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章 一路南下 (2 / 5)

想到這裡,馬林西感到很歉疚,自己不疼她,誰疼她呢?撫摩著妻子起繭的雙手,馬林西這樣想。於是,他不再驚動她,讓她好好地多睡一會,天亮了,還有很多農活等著她去做呢。馬林西這一走,家裡的千斤重擔都落在了她和母親的肩上,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馬林西一邊想著,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第三節 雜交水稻“三系”

雖說高陵人見識了雜交水稻是個什麼樣子,但為什麼種子只能種一次,第二年就不能作為良種了,為什麼要搞“三系”雜交,又為什麼要去海南島育種,其它地方不行嗎?等等。馬林西不得不經常向人們講解這些在育種專家們視之為“常識”的問題。因為,明年就要大面積推廣“三系”雜交育種和雜交水稻栽培,就必須讓廣大農民知道這些常識,那樣才好去運用啊。

雜交水稻的育成,是世界農業文明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

在育種行業裡,誰都知道“自交有害,雜交有益”這個道理。兩個物種之間雜交,親緣關係越遠,雜交後代的生長優勢就越明顯。就好比人類的近親結婚,後代的智力會下降,並容易出現痴呆等先天性遺傳殘疾。而與外姓人或外種族人結婚,其子女就比較聰明,混血兒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水稻也是一樣的道理。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水稻,由於花粉無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作為遺傳工具,透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保持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代代繁殖。

恢復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

上世紀70年代,後來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繼承了管相桓、丁穎、黃耀祥等水稻育種前輩的衣缽,並透過他的學生李必湖在湖南安江農校試驗田中發現雄花敗育的“野敗”水稻,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由此,以袁隆平、顏龍安、謝華安、石明松等為代表的育種專家全面開啟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曲折歷程。

一九七三年,協作組透過測交找到了恢復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難關。十月,袁隆平在蘇州召開的水稻科研會議上發表了《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

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後,雖然具有強大的雜交優勢,可以獲得比常規水稻高出近一倍的產量,而用種量也僅有常規水稻的十分之一,但雜交水稻的制種產量卻非常低,每畝地僅百十斤左右,難以滿足大面積生產的需要。

於是,利用湛江和海南島冬季可以種植一季水稻的氣候條件,到那裡租地進行雜交制種,次年開春收穫後,將種子運回內地,再供大田播種。

這一生產優質水稻新品種,加快良種繁育的過程,被稱之為當時育種界的新名詞——“南繁”。

早在建國初期的五十年代,育種專家們為了加快育種世代,利用海南島這個天然大溫室選育良種,加速世代,縮短育種週期。但因為是少數科研單位的極少數人從事這項工作,外界所知不多。現在,各地十數萬人去育種,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大事了。

經過這麼解釋,人們對南繁是怎麼一回事總算知道個七不離八了。

其實就租人家的田育種啊,也就是種田吧。

是啊,就是種水稻唄。馬林西這樣輕描淡寫地回答那些對南繁充滿好奇的人們。

對搞常規育種的人來說,南繁無疑是難得的好機會。於是,馬林西從農科隊的試驗田裡,也選擇了一些有苗頭品種的單株,準備帶去南繁,利用小集體揩一把大集體的油。

這兩天,馬林西和農科隊的劉雲井、程文斌、餘漢華等助手們就一直忙活著,大家從成百上千的優良單株中進行篩選。

家裡人,也一樣為馬林西的南繁忙活。妻子幫他洗衣服,準備生活用品,牙刷、牙膏、毛巾、手帕,都一一精心挑選。奶奶和媽媽還忙碌著炒花生和葵花籽。平時,這都是捨不得吃的,那是要留到過年的。

整個晚上,一家人都在為馬林西忙碌。鄰居建華、福友、瑞新也來他家玩,算是為馬林西明天出傳送行吧。

“那邊暖和吧?”建華接過爸爸遞給他的一支“大前門”煙,他怕菸絲太緊,在大拇指甲蓋上輕磕了兩下,用手指捻了捻,這才湊過去向爸爸點火。深深吸了一口,從鼻孔裡冒出兩條煙龍,自我欣賞了一眼,朝馬林西笑著說。

“暖噢。冷天也只穿襯衫。” 馬林西一邊回話,一邊將妻子正在塞進行李包的毛線衣往外拉:“這個用不著。”

“冷呢。”妻子深情地看了他一眼,又從馬林西手裡一把拽過去,硬塞進鼓得不能再鼓的包裡。

長長的綠帆布手提包,像一隻大東瓜,早已結鼓溜實,馬林西真擔心它在路上會破肚炸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