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贅婿> 第一一三六章 凜冽的冬日(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三六章 凜冽的冬日(十) (4 / 5)

劉光世的倒臺帶來的影響,或許比他想象的更大,以至於師師都不願意再見他了?

他心中有這樣的想法,但仔細想想,又不願意承認師師會是這樣的人。

這天晚上依舊強自鎮定,隨後回到另一名紅顏知己高文靜的院子裡休息。這高文靜乃是一名北方女子,樣貌帶著幾分冷豔傲岸的氣息,與十餘年前每每在各大文會中微笑的師師有幾分氣質上的相似,於和中追求了許久對方才從了他。夜裡在伺候他睡下時,高文靜也問起劉光世的事情:“劉帥既去,華夏軍的態度如何?你去問過那位李家姐姐了嗎?”

“自然要去問的。”於和中道,“不過華夏軍最近事情忙,為了土地改革,他們光工作組就抽調了一萬多人走,這幾天吧,我找個好點的時間去見見她。其實這事跟我關係不算最大的,嚴道綸他們才真的是……劉公去了,他們成了真正的無根之萍……”

這一夜輾轉反側,睡一陣又醒來一陣,到的第二天早晨,他壓下心中的胡思亂想,天亮後不久便去往了摩訶池。

又在接待室裡待了一天,心緒煩亂,各種胡思亂想。

十二月十三,如是重複。

此時已是劉光世死訊傳到成都的第四天,輿論場上的各種觀點都在不斷髮酵,於和中甚至覺得接待人員看他的眼神都變得有些倨傲了。他過去與嚴道綸成為成都的風雲人物,皆是因為劉光世與華夏軍的最大宗軍火交易,如今這爐下的灶火一熄,他們也成為了最為尷尬的一批人,縱然這幾日沒有刻意去打探,於和中也能夠想象別人是如何議論他們的。

而倘若師師這邊都不願意再見他了,他於和中在成都,又算是個什麼人物呢?

各種思緒都在腦海裡交織。一時想著乾脆在這裡大鬧一番,說他李師師見人落魄就翻臉不認人,太過現實,但終究膽小,不敢亂來;一時又想著乾脆找個藉口去見一見寧毅,那怕真要巴結他一番呢,然而仔細想時,才發現,寧毅沒有回來……

中原都已經天翻地覆,華夏軍的兩個最大的敵人就要搞到一起,結成盟約了,他寧毅居然就為了一百個村子裡發生的一點點事情,至今還沒有回來主持大局!

這華夏軍倨傲至此,遲早要完。

十四,他對著鏡子剃鬍須,一刀未穩,將臉上割了道口子,血流不止。到的這日上午再去見嚴道綸,於和中仔細看著對方的神色,然而對方面色依舊如常,除了口中幾句時局艱難的話語,便看不出太多的焦慮來。

“華夏軍這邊,可能是有事太忙,我估計師師不在成都了。這事情過去也有,沒事,我接下來再去,頂多三五天,有訊息的。”

於和中儘量坦率而隨意地說著這事。

嚴道綸倒也不以為意:“這是肯定的,華夏軍對事情的輕重緩急,看法與我們不同,你看寧先生,並未急著回來。”他隨後又將這幾日成都輿論圈的變化與於和中說了說。

事情的發展並不意外,站在華夏軍一方的“新文化人”開始有志一同地向戴夢微的出賣行徑開炮,而在老儒與新儒之中,聲音的大盤固然發生了分裂,但站在各自位置上的人也變得愈發堅定起來。部分老儒開始更加引經據典地分析天下大道,有人說戴夢微的不得已,有人說戴夢微與鄒旭合盟的巧妙,有部分新儒被戴夢微的行徑逼得背離了聯盟,但也有一部分的新儒在仔細思考過後,開始更加猛烈地抨擊華夏軍分地的做法。

在過去,華夏軍的滅儒也好,儒生們的抨擊也罷,更多的都還是停留在口頭上的高談闊論,甚至於當經歷了成都的繁華之後,一些儒生還開始給華夏軍出謀獻策,希望一切的繁華能夠向外間複製。但華夏軍的“科舉辦法”是一輪小的激化,到的這次分田地落實下來,更為決定性的激化到來了。

大部分人,都得選擇自己的立場,有的人或許不認同戴夢微是聖人,但為了阻止分田地的行為持續擴大,戴夢微又豈能不是聖人?甚至於在口頭上,說他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神人都可以——載有這一說法的神怪故事目前已經在《天都報》的副刊上開始連載。

絮絮叨叨瑣瑣碎碎地交換完情報,吃過午飯後,於和中再度朝摩訶池趕去。

空坐到夜晚,身心俱疲。

十二月十五,於和中不想再去了,從高文靜所在的院落出來,讓下人駕了馬車在城內亂逛。往日裡他是輿論場的紅人,心中煩悶時哪裡都可去得,但如今卻是哪裡都不好去了,他斟酌許久,讓馬車折回高文靜居住的這邊,在路邊停了一會兒,卻又不敢進去。

高文靜也好、衛柔也罷,說是紅顏知己,實際上也都在好奇他去尋找李師師的下文,能夠回去嗎,讓她給自己一點撫慰?

然而回不去。

這一日小雪已變作大雪,道路上的人行色匆匆,於和中掀起簾子看路上行人的蓑衣,看得一陣,卻見有馬車在高文靜院落門口不遠處停下,有一名依稀存著些印象的漢子敲了門,之後進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