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仍舊沒有完全的理解寧毅,大名府之戰後,她隨著秦紹和的遺孀回到西南。兩人已經有許多年未曾見了,第一次碰頭時其實已有了些許陌生,但好在兩人都是性情豁達之人,不久之後,這陌生便解開了。寧毅給她安排了一些事情,也細緻地跟她說了一些更大的東西。
“礬樓沒什麼了不起的。”有時候顯得機靈,有時候又格外不會說話的寧毅當時是這樣嘚瑟的,“這世上的女子呢,讀書之人不多,見過的世面也少,總體上說起來,其實是無趣的。男人為了自己享受啊,創造了青樓,讓一些讀書識字會說話的女子,出售……愛情的感覺。但我覺得,在獨立的兩個人之間,這些事情,可以自己來。”
寧毅說起這些並非大言炎炎,至少在李師師這邊看來,寧毅與蘇檀兒、聶雲竹等家人之間的相處,是極為令人羨慕的,因此她也就沒有對此進行反駁。
“將來不論男孩女孩,都可以讀書識字,女孩子看的東西多了,知道外面的天地、會溝通、會交流,自然而然的,可以不再需要礬樓。所謂的人人平等,男女當然也是可以平等的。”
“當然也不要高興得太早,人跟人之間平等的基礎,實際上在於承擔責任,擔不起責任的人,實際上是拿不到任何權力的。女人要跟男人平等,前提條件是她們有了自己的能力,條件滿足之後,接下來其實還會有一個證明能力、爭取權力的過程。”
“這個過程現在就在做了,軍中已經有了一些女性官員,我覺得你也可以有意識地位爭取女性權力做一些準備。你看,你見多識廣,看過這個世界,做過很多事情,如今又開始負責外交之類事務,你就是女性不比男性差、甚至更加優秀的一個很好的例證。”
這是師師在寧毅手上要來一些外聯事務後,寧毅跟她詳談時說的話。
師師擔起了與川蜀之地士紳望族交流談判的眾多事情。
人們在這世界上,有時候會漸走漸近,有時則漸行漸遠。當然,遠與近的標準,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明確。
想要說服各地計程車紳望族儘量的與華夏軍站在一起,許多時候靠的是利益牽扯、威逼與利誘相結合,也有許多時候,需要與人爭論和解釋這世上的大道理。此後師師與寧毅有過許多次的交談,有關於華夏軍的施政,有關於它未來的方向。
在這些具體的提問面前,寧毅與她說得更加的細緻,師師對於華夏軍的一切,也終於瞭解得更為清楚——這是她數年前離開小蒼河時不曾有過的溝通。
“……人與人天生是平等的,或者說,我們認為人與人最終是應該平等的。但理想化的平等需要有實際條件的支撐,一個聰明人跟蠢人會平等嗎?一個努力的人跟懶惰的人會平等嗎?一個讀書人跟一個目不識丁的人會平等嗎?我們要儘可能地拉近先決條件……”
“……格物的技術已經在給我們普及書本的可能性,人從書本獲取智慧,普及書本、普及最基本的識字教育,每個人就都有了提升自己的可能性。我們還要改進教育的方式,不僅僅是讓人搖頭晃腦地讀之乎者也,而是儘可能地研究出適合大眾的教育和啟蒙方式,要把大道理透過更通俗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理解……”
“……格物之道也許有極限,但暫時來說還遠得很,提糧食產糧的那個傢伙很聰明,說得也很對,把太多人拉到作坊裡去,種地的人就不夠了……關於這一點,我們早幾年就已經計算過,研究農業的那些人已經有了一定的眉目,譬如說和登那邊搞的養雞場,再譬如之前說過的選種育種……”
“……但最重要的是,公孫先生那邊研究炸藥的實驗室,近期已經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成果,我們做出了一些肥料,也許能幾倍地提升稻子的產糧……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找到量產的可能,但至少農業那邊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其實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太平的環境,這些事情才能安安心心地做,我們現在很缺人手……”
“……皇權不下縣的問題,一定要改,但暫時來說,我不想像老牛頭那樣,抓住所有大戶殺了了事……我不在乎他們高不高興,未來最高的我希望是律法,他們可以在當地有田有房,但只要有欺壓他人的行為,讓律法教他們做人,讓教育抽走他們的根。這中間當然會有一個過渡,也許是漫長的過渡甚至是反覆,但是既然有了平等的宣言,我希望人民自己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重要的是,大家自己抓住的東西,才能生根發芽……”
寧毅的話語,有些她能聽懂,有一些聽不懂。
時代的變遷浩浩湯湯,從人們的身邊流過去,在汴梁的夕陽落下後的十餘年裡,它一度顯得極為混亂——甚至是絕望——敵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不可擋,真像是秉承上天意志的巨輪,將往昔天底下一切得利者都碾碎了。
大光明教的教義裡說,人們在太平的日子裡過得太舒服了,驕奢淫逸,因此上天會降下三十三場大難,才能復得光明——這樣的話語,顯得如此的有道理。即便是部分反抗者飽含絕望抗爭,最終也顯得渺茫和無力。
在李師師的回憶中,那兩段心情,要直到武建朔朝完全過去後的第一個春天裡,才終於能歸為一束。
西南大戰,對於李師師而言,也是忙碌而混亂的一段時間。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她始終都在為華夏軍奔走遊說,有時候她會面對譏諷和嘲笑,有時候人們會對她當年妓女的身份表示不屑,但在華夏軍兵力的支援下,她也自然而然地總結出了一套與人打交道做談判的方法。
寧毅的那位名叫劉西瓜的妻子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川蜀境內的一些用兵、剿匪,大多是由寧毅的這位夫人主持的,這位夫人還是華夏軍中“平等”思維的最有力呼籲者。當然,有時候她會為了自己是寧毅夫人而感到苦惱,因為誰都會給她幾分面子,那麼她在各種事情中令對方退讓,更像是來自寧毅的一場烽火戲諸侯,而並不像是她自己的能力。
因為這樣的原因,西瓜很是羨慕李師師,一方面在於李師師很有文縐縐的氣質,另一方面在於她沒有身份的困擾。這一年的時間裡,兩人相處融洽,西瓜一度將師師當成自己的“軍師”來對待。
秋末過後,兩人合作的機會就更加多了起來。由於女真人的來襲,成都平原上一些原本縮著頭等待變化的鄉紳勢力開始表明立場,西瓜帶著人馬四處追剿,不時的也讓師師出面,去威脅和遊說一些左右搖擺、又或是有說服可能計程車紳儒士,基於華夏大義,棄暗投明,或者至少,不要搗亂。
西瓜的工作偏於武力,更多的奔跑在外頭,師師甚至不止一次地看到過那位圓臉夫人渾身浴血時的冷冽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