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武俠、江湖的情節怎麼自然地擴大到讀者的視野裡去。
要做好這兩點,費了我極大的力氣,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到其中的艱難。就好像一開始出現陸紅提、武俠橋段的時候,有人說,歷史才文裡怎麼能出現這個呢,這個怎麼寫,不看。他們很難理解著明明是某個模板的,在我這裡為什麼會忽然跳到另一個模板裡去,因為我沒有用模板,模板對我而言,是很無聊的東西。
可為什麼很少人那樣大雜燴地寫。讀者看一本,往往一個可以想象的模板一開始就決定了,出格也出不了多少。因為真的很難,由家事往國事寫,又要不引起讀者太大的驚動。溶入武俠、江湖又要跟周圍的整個世道顯得貼切,而不是完全的瞎說,整個鋪墊和展開的過程其實是不容易的。
就好像很多人寫異能文,如今異能文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當某個人有了異能之後,忽然隔壁的阿黃也變成異能界的十大高手了……一個環境、套另一個環境。漸進式的展開,是非常費力的事情。
但因為費力而不寫,在我看來是更加難以理解的一件事,寫當然是寫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有提高的,因為費力就不寫,那不是一輩都寫不好了嗎。譬如我。才二十七歲的年紀,我費了十多年的力氣,將我的寫作能力提高到目前的這個樣,怎麼也不可能覺得這就是我的極限吧,到我四十歲的時候跟二十七歲的時候一樣。那是一種恥辱。、
當然,如果寫不好,那是沒有理由的。費力,又無論如何要求寫好,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寫慢一點。走一步看一步,寫好了再發出去。
現在總算可以稍微鬆一口氣。到目前來講,我可以說第三集寫得很圓滿,很不錯。很多大小場面的烘托構造,情景人物的徐徐展開,到了我目前能力可以掌握的巔峰,那麼以後再寫到類似的東西時,我就可以寫得更好。
嗯,在這裡表揚一下我自己。
不過事實上第三集剛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個構思是確定的:1、杭州;2、地震(因為我想寫一個地震的災難場景。可能是世界末ri之前看太多這類片)3、會有一個mm(當時沒有確定是西瓜什麼什麼的,就是暫定一個方臘那邊的mm。會武功,如此而已)4、寧毅掀飛桌,提著椅坐在那個牛x哄哄的老頭面前看著他:“我來接人的,今天有人說一個不字,我殺你全家。”然後拍拍他的手,到人接出來,一槍打爆他的頭。
然後就有了整個第三集。
其實歷史上的方臘起義並沒有這麼久,歷史上方臘十二月佔杭州,笠年二月被童貫破城,原因跟糧草補給之類的東西有很大的關係,但兩個月的時間實在沒什麼戲可唱。所以讓方臘在秋天剛到的時候佔領杭州,佔了秋收的便宜,讓他們能多堅持一陣,也讓寧毅在霸刀營埋下一顆炸彈。
陳凡這個人源自《南水滸》,在《南水滸》裡,方臘這邊最厲害的四個人分別是陳凡、方七佛、杜紅紅與方百花,杜紅紅並不打算讓她出現了,等於是化用成了劉西瓜。
第三集裡有一些小bug,但不影響故事的整體框架,以後或許會做些修正,但恐怕網路版不會再改。
各種有關於國家、民族的務虛式討論,都源於純粹自我的邏輯方向。這類事情放在文章裡算是吃力不討好,因為目前拿這種問題隨便放到一個論壇或是討論區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大部分人可以洋洋灑灑自成體系。在我而言,除了一些讓人老是諷刺的“意識形態問題”這樣的理由屬於絕對正確的範疇,其餘的都是解析角度不同的問題,覺得有參考意義的可以看,覺得無聊的可以跳,覺得難受的可以忍,忍不了的……那就沒辦法了。
最後花幾分鐘拉票,畢竟雙倍月票的最後十二個小時了,估計許多人月票是壓在手上到這個時候的,不用再猶豫了,給我啦^^
接下來應該不會斷,第四集之初當然是一些生活戲,然後寧毅該換汴京副本了。敬請收看第四集*盛宴開封。
“我的前面是聰明的敵人,後面是無能的同伴,我必須同時與這兩者搏鬥。而且我自己也不是眾望所歸的目標。”
——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