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跟外國人學中文一樣,他們估計也是要學語言,主語謂語賓語等等。可是即使沒怎麼上過學,也沒學什麼語法的一箇中國人,他一樣是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道理是一樣的。
不過現在老師繼續問了,他只好也回答了一下:“可能有不少同學會選C,因為一般名詞後面,有過去分詞或介詞短語作定語時通常表示特指,需要定冠詞修飾,但這個題目中的man在句中表示泛指‘一個……的人’,所以不用冠詞修飾。而B答案第一個空裡面……”
李景坤說了很長的一段英語,所有人都驚呆了,雖然有幾個也聽懂了他說的意思,可是能聽懂和能說出來,中間還是有一段距離了。
英語老師也有點呆住了,前面幾句對話倒沒什麼,畢竟班裡十個至少有七八個說得出來,但是這一段可沒多少人能這麼順暢地說出口。
而且她的本意只是想讓李景坤說出選B的原因而已,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沒想到他還分析了一下大家最容易選錯的C選項。
“這就是全部了。”
見老師沒反應,李景坤又加了一句。
“是的,非常好,你說得很對。”英語老師終於反應了過來,然後稱讚了一句。
李景坤以為下一句是“請你坐下”,哪知老師繼續用英語問他:“你的口語說得很棒,雖然有點口音,但是很順暢,你之前有學過口語?”
李景坤說:“還在學習當中。”
“不,你現在已經說得很好了,反應速度也很快。可以跟我們說下伱平時是怎麼學習英語口語的嗎?”
“平時除了背誦單詞之外,我還會聽一些英文歌,看英語電影,然後就是多聽多說。其實還是那些方法,只是要多說,多實行起來而已。”
是的,李景坤沒有說謊,他確實是用這些方法學起來的,只是他沒說的是,他是斷斷續續,花了很多年才練起來的。
如果是周志勤也像他這樣,肯定可以比他更快學會英語口語。
他只不過是作弊,比別人多了十多年的時間罷了。
而且現在還可以從腦中調動一些資料或者電影的英語臺詞來幫忙修飾一下。
“你說得非常棒……”
於是兩人就在課堂上聊了起來,其他人都有點蒙圈了。
不過說實話,他們的對話並不難懂,事實上可能比很多聽力試題還容易懂。只是還是那句話,能聽懂和能說出來還是相差很遠。
有多少英語考試高手,從初中到大學英語成績都是將近滿分的人,可就是不會說英語。
所以這也是英語教育的問題所在:為什麼有那麼多英語高手,但是卻不會說英語?
其實無非是英語教育也變成了應試教育,學生只是學會了如何考好英語,沒有學會說英語。
其實周志勤單詞量也不錯,平時也能跟老師說幾句,但可能是因為沒有那個英語環境,沒有機會可以讓他持續練習,所以他的英語口語並不好。
記得上一世李景坤在羊州打工,有很多賣場檔口的的女生,初中畢業,上學的時候也沒怎麼學英語;但是現在為了多賣一兩個電子裝置,只能努力自學,很多人就是這樣學會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