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完美時代> 第八百七十一章 YY風靡全美精英階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七十一章 YY風靡全美精英階層 (1 / 2)

大洋彼岸的美國。

來自華夏的神奇軟體颳起了一陣極其特別的旋風,這陣旋風在普通人的世界,幾乎沒有一丁點動靜,但是在矽谷、在華爾街、在華盛頓、在西雅圖,這陣旋風幾乎幾乎席捲了每一家高新技術公司。

YY,這款被美國精英階層奉為提升工作效率神器的“即時通訊軟體”,正在以一種格外特殊的方式,在精英階層中不斷蔓延。

矽谷的每一家公司,幾乎都開始使用YY作為工作必備的工具,隨時群聊、隨時釋出共享資訊與檔案、隨時給合作伙伴傳遞各種檔案。

YY的線上、離線傳輸以及斷點續傳功能,為IT從業人員動輒上百兆的檔案傳輸帶來了巨大的福音,在此之前,沒有一款軟體能夠實現這種安全有效的檔案傳輸形式,大檔案的線上傳輸只能透過線上方式傳輸,並且一旦網路出現問題,斷線就要重頭再來;

大檔案的離線傳輸更是一個巨大的困難,現階段,幾乎所有的郵箱附件都有嚴格的大小限制,郵件服務提供商必須控制附件大小,才能減輕伺服器傳輸與儲存壓力,有些企業能夠自己搭建企業郵箱伺服器的還好說,那些沒這個能力的,只能將檔案壓縮到多個壓縮包內,然後分批傳送,使用者接收到所有的壓縮包,再統一解壓,才能夠得到對方想傳輸過來的大檔案。

現在,使用YY就可以直接離線傳輸大檔案給自己的目標使用者,雖說每天的傳輸量有所限制,但這已經從本質上解決了這個需求,如果需要更大的離線檔案傳輸以及更長的伺服器保留時間,只需要購買YY會員即可實現。

充值會員,不但擁有更大的離線檔案傳輸,還能組建更多、更大的群,所以對這些精英人士來說,YY會員簡直是網際網路行業最便宜、最具價效比的增值服務。

一個月10元人民幣,大約1.2美元的會員費用,在美國這幫精英人才看來,簡直便宜到令人髮指,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有支付寶,就算有支付寶,也沒有華夏的銀行卡,即便他們根本不在乎這麼一點兒錢,但暫時也沒有辦法購買YY會員服務。

沒辦法充值會員,這可急壞了這幫有實際業務需求的美國精英,華人還相對好解決,華夏籍的最方便了,他們基本上每個人手裡都有支付寶;即便不是華夏籍,他們也可以透過國內的親友幫忙,一次性購買至少一年的YY會員;但是這些非華夏裔、華夏籍的外國人可就麻煩了,為了解決這個需求,他們只能到處找華夏人幫忙。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華人朋友,實在找不到門路的這幫人,可就真的要急瘋了。

群不夠用了!怎麼辦?他媽的,再註冊一個馬甲號?這樣不太好,因為不同的賬號,容易讓合作者混淆,也會給對方造成困擾。

這個強烈的需求忽然出現,幾乎立刻就有在美華人意識到這個商機,立刻在ebay上開了店,為美國以及全世界使用者,代充YY會員,原本1.2美元左右一個月的YY會員,他們在ebay上賣2美元左右,差不多漲價66%,但即便如此,依舊沒能阻擋這些海外使用者的熱情。

不到48個小時,李牧收到了一個驚人的資料反饋,YY在美國的下載量突破了五十萬,註冊使用者超過了八十萬,這其中,會員數量竟然超過了70%!

真正震驚李牧的,就是70%的會員數量!

要知道,在華夏,YY會員的整體比例才剛剛達到10%,這可是在國內使用者有支付寶這個充值渠道的巨大便利條件下才實現的,可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購買YY會員,可是為什麼能夠達到70%的會員比例?這簡直不可思議!

李牧立刻讓人翻查購買記錄,才發現,這70%的會員裡,有很多是一個支付寶賬號,同時為幾千甚至上萬個YY號碼充值會員!這明顯有違常理!

再順藤摸瓜,李牧才發現了ebay代充會員的利益鏈條!

這將近60萬的海外會員裡,有至少40萬是透過ebay賣掉的,而且,平均每個使用者的會員購買時間是6.5個月,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會員號碼,花費了13美元左右來充值YY會員,總額達到了驚人的520萬美元!這其中光是給這些華裔代充YY會員的ebay店主,就帶來了超過200萬美元的收入!

由此可見,海外精英使用者對YY的熱情,簡直超乎李牧想象!

就在李牧為YY在美國精英階層的風靡而驚訝不已的時候,在矽谷的紅杉資本,此時還沒有意識到YY這款軟體的牛逼之處。

是紅杉的一名高階VP、董事會成員,最近他一直在美國本土尋找合適的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加入紅杉的十年間,他投了不下一百家初創公司,專案盈利的比例達到了80%以上。

此時,正在翻看郵箱裡一些初創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幾家正在跟進的初創公司讓他格外感興趣,所以對矽谷範圍內YY的風靡,他並不清楚。

不只是他,整個紅杉總部,對YY在身邊其他公司內的風靡還依舊是渾然不知,因為對於紅杉資本總部的這些大拿們來說,他們真正關注的是位於矽谷的這些世界級的網際網路公司,以及他們正在孵化的專案。

而對於遠在華夏的牧野科技,這些大佬們並沒有興趣直接關注,只是按照資本敏銳的嗅覺,向華夏紅杉提出了任務,要求他們儘快與這家目前正當紅的公司達成融資協議,僅此而已,至於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來路,也都交由紅杉華夏的團隊自行了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