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教主加盟淘寶的第二天,李牧就把他一個人晾在了淘寶。
而他自己,在得知YY在海外下載量激增的訊息之後,立刻趕赴牧野科技,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室裡,大家一個個都樂得合不攏嘴,他們沒有李牧考慮的那麼多,更不會去主動考慮華夏網際網路行業在海外資本和同行衝擊下的抗壓能力,他們全身心都撲在牧野科技身上,只希望牧野科技能夠越來越好。
李牧的全球性走紅,相當於是給了牧野科技一個巨大的宣傳推動,不到兩天的時間,很多事情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於是李牧暫時放下自己要討論的主要議題,聽大家反饋目前在各方面所產生的變化。
首先,丁正林的反饋是,資本有些焦慮了,包括紅杉和軟銀在內,有六家風投給出了200億人民幣的意向估值價格,200億!簡直嚇人!而且最高的還是日本軟銀,給到了230億的超高報價,而且這是在丁正林跟資本方明確了要對牧野科技進行拆分的前提下,資本方給出的意向估值。
也就是說,現在的YY產品體系,在資本眼裡就值200億的估值,短短几天之內,市值幾乎翻倍。
沒辦法,李牧現在幾乎等於一個之前被低估了身價的明星,忽然之間上了春晚、又登上時代週刊封面、還被奧斯卡提名,片酬和代言費都在一夜之間暴漲,市場信心倍增,如同股票市場被格外看好的個股,從開盤的那天就一路漲停板,高歌猛進。
李牧驚詫之餘,按耐著激動的心情,囑咐丁正林說:“繼續斡旋,現在軟銀出價最高,一定要跟軟銀保持曖昧,甚至是深度曖昧,藉此來逼迫紅杉給出更好的價格,或者更好的條件,我的心理還是傾向於拿紅杉的錢。”
丁正林點點頭,興奮的說:“李總放心,我一定為公司爭取到最好的融資條件。”
隨後,技術核心方旭東告訴李牧:“昨天我收到了更多在矽谷的華人朋友、前同事發來的郵件,這次牧野科技在矽谷名氣大增,他們都有回華夏、加入牧野科技的意向,如果我們趁著眼下在美國市場的名氣,集中起來做一下矽谷的高階人才招聘,應該能有很大的收穫。”
李牧對此格外贊同。
做網際網路的,哪個不知道技術的重要性?
無數做產品、運營的人出來創業,最缺的就是一個願意與自己共同創業的技術人才。
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技術合夥人,無數創業人、創業公司曾經在各種渠道發聲,說自己:“萬事俱備,只差技術。”
每當看到這種言論,李牧都嗤之以鼻,媽的,連技術都沒有,就敢說自己萬事俱備?你具備個狗屁!
一想到矽谷大量的華裔人才,李牧的心就癢癢的,想做更大更重的產品,一定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全世界最好的技術人員,基本上全在矽谷,矽谷也誕生了無數未來能夠影響世界的軟硬體產品,這其中就包括未來世界市值最高的幾家公司,蘋果、谷歌、Facebook,而且未來世界兩大智慧手機作業系統也全部誕生於矽谷,徹底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
李牧現在的規劃,是在傳統網際網路行業站住腳跟之後,領先對手開始佈局移動網際網路,而且一定是軟硬體雙管齊下,把移動網際網路提前納入自己的王國版圖,只要能夠在移動網際網路行業裡取得先機,李牧相信牧野科技在未來的十年之內,有機會問鼎世界網際網路行業的巔峰王座。
李牧說:“我覺得我們有必要組織一個招聘會,不是在國內,而是在美國、在矽谷,不但要搞招聘會,我們還要在矽谷建立我們的分公司,不光要讓華裔人才回國,還要讓海外人才加入進來,想把美國、印度籍的矽谷精英請到華夏來恐怕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在矽谷為我們效力。”
林清雅說:“李總,為了下一步推廣英化版的《開心農場》,我們已經在美國註冊了分公司,現在還只是個空殼,可以隨時在矽谷落地。”
李牧說:“之前註冊的分公司先納入我們遊戲公司的版圖,接下來,我們要迅速完成公司拆分,然後融資。”
說著,李牧轉身拿起黑色白板筆,在白板上邊寫邊道:“未來,我們的牧野科技將拆分成四個資本獨立的公司,首先是牧野科技,它對應的是整個YY生態體系;”
“第二家,是牧野文化,對應的是貼吧、部落格以及未來部落格衍生產品的整條業務線;”
“第三家,是牧野互娛,對應的是我們下一步要重推的端遊娛樂體系,這一塊業務,我有計劃把我的暴風娛樂也一起拿進來,重新整合成一個整體的遊戲娛樂公司;”
“第四家,是牧野映象,對應的是未來我們在影視娛樂方面的戰略規劃。”
說完這些,李牧蓋上筆帽,用筆敲擊著白板,說道:“這四家公司一旦拆分完成,我們迅速分兩步走,在牧野科技的體系下成立一個美國分公司,公司選址就在矽谷;然後把之前註冊的美國分公司,併入到牧野互娛旗下,將來海外推廣《開心農場》就用這個分公司的殼子。”
林清雅主動請纓:“李總,矽谷招聘以及註冊成立分公司的事情,就交給我來負責吧。”
李牧點點頭,笑道:“你不說我也準備讓你去。”
說著,李牧又對孔令宇說:“今天開始,立刻聯絡美國的伺服器租賃商,趕緊先把更多的海外伺服器搭起來,眼下我們的YY已經開始有了更多的海外使用者,之前租的海外伺服器承載量有限,需要儘快提升,如果海外伺服器跟不上,體驗肯定也跟不上。”
目前YY在世界各地都架設有伺服器,這是當初為了方便在世界各地的華裔使用者,考慮到當時的市場空間有限、海外使用者總量有限,所以海外伺服器一律採取的租賃方式,但是承載力畢竟有限,增加幾十萬新使用者相當於增加了好幾萬同時線上使用者,對北美的伺服器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如果不趕緊擴充,很快就會承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