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牧的言論,像極了一場在全球媒體裡蔓延的瘟疫。
李牧讓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華夏網際網路市場,作為始作俑者,他本人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國際反響。
深夜裡,蘇映雪給李牧打來電話,第一句話便是問他:“躺下了沒有?”
凌晨一點多,開口問躺下了沒有,而不是睡了沒有,因為蘇映雪知道,李牧肯定沒睡,甚至可能還坐在電腦前。
果然被她猜中,李牧現在哪有心思睡覺,上輩子自己的名字放在百度裡,前一百頁搜到的“李牧”都跟自己屁關係沒有。可現在,自己的名字“李牧”二字,在華夏的兩岸三地、日本、新加坡等國媒體報道中反覆出現,“”這個英譯名也在所有的英語國家媒體上頻繁被提及,關注度簡直高的不敢想象。
在打電話給李牧之前,蘇映雪一直在網上找海外媒體的相關報道,在充分意識到李牧眼下面臨的局面之後,她才不顧已經凌晨一點多,給李牧打來電話。
接到她的電話,李牧苦笑一聲:“還沒躺下呢,在電腦跟前坐著。”
蘇映雪問他:“壓力大嗎?”
李牧嗯了一聲:“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蘇映雪說:“你早就在華夏十三億人口面前出名了,現在最多就是多了十三億人而已。”
李牧輕嘆了一口氣,說:“我不是怕出名,反正已經這樣了,就算全球人民都知道我,我也就那麼回事。”
說著,李牧又道:“其實我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將來的未知。”
蘇映雪問他:“怎麼講呢?”
李牧說:“感覺現在的華夏網際網路,就像是1840年之前的華夏,人口眾多、潛力巨大但又整體落後,在我沒有想方設法推動行業發展之前,列強並沒有真正重視過這裡,可現在,因為我的所作所為,讓列強們都看向了華夏這塊潛力無限的市場,如果讓列強提前發動侵略戰爭,華夏網際網路恐怕會遭受巨大的影響。”
蘇映雪笑著說:“這個比喻不恰當。”
李牧問她:“哪裡不恰當?”
蘇映雪說:“你不能把華夏網際網路行業比作是1840年之前的華夏,否則你把國家擺在什麼位置?”
李牧詫異:“我沒聽明白……”
蘇映雪說:“你應該把華夏網際網路市場比作海州一中的高一一班,把其他國家的網際網路市場比作高三的各個班級,而你是高一一班那個最喜歡搗蛋的孩子,不小心惹到了高三年級的學生關注,你怕他們衝到班裡來打你,或者連你班裡的其他同學一起打。”
李牧不由笑了起來,說:“這個比喻倒是挺恰當的。”
蘇映雪輕笑著說:“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你知道你忽略了誰的存在嗎?”
“誰?”
“笨!班主任啊!”蘇映雪說:“高年級學生確實厲害些,身強力壯,但他如果真衝到班裡來打你和你的同學,你的班主任難道會不管不問?”
蘇映雪這一句話,瞬間撥開了李牧心底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