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完美時代> 第八百三十九章 實體企業家的經驗傳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三十九章 實體企業家的經驗傳授 (2 / 2)

“首先,我這麼多年在杭城經營的關係放在這裡,在杭城乃是整個浙省,我做事情會有很多的便利;”

“其次,中梁這樣的企業,放在北方稀鬆平常,但是放在杭城就顯得非常少見,中梁的產業雖然遍及全國,除了當地企業的營業稅是在當地申報之外,所有牽扯到貿易上的稅收都是從杭城申報,對杭城市政府來說,中梁貿易集團是少有的能源企業,又是納稅大戶,各種政策優惠也就非常好操作。”

“除了這兩點,剩下的就是她們娘倆更喜歡杭城,我也覺得杭城更加宜居,留在這裡生活,比在北方要舒服得多。”

李牧點了點頭,看來趙賢良就是把杭城當做大本營一樣去經營的。

趙賢良這時又說:“就拿這個總部基地來說,當初是按照容納一萬人的規模設計建造的,地是杭城市政府以極低的價格作為優惠政策批下來的,那點價格相對於實際價值來說,基本上就相當於免費。雖然總部只有幾百人常駐辦公,但是中梁貿易集團確確實實有過萬員工,我按照這個規模建總部基地,誰也不敢說什麼。”

“而且,這裡建起來、放在這,隨著地價的不斷增長,它本身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煤炭和鋼鐵是兩個非常複雜的行業,行業變化快,而且朝令夕改、朝不保夕。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兒都是一個成本極低、上升空間很大的不動產,未來如果我退無可退了,單單是這個總部基地,足夠我給子秋她們娘倆一輩子安穩。”

李牧對趙賢良頗為佩服,實體產業想做好不容易,全程重資產發展,無論是行業風險還是政策風險都非常大,在這種行業裡能夠做到如此規模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一件事了,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維格外敏捷且周全,能夠居安而思危。

趙賢良不禁提醒李牧,道:“趁現在你的淘寶網這麼受政府重視,你也應該儘量向燕京市政府爭取一些有利資源,最好是要一塊地先把總部基地建起來,在燕京那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一塊地再加上寫字樓,將來恐怕就是十億級別的資產,趁著現在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冒頭少、你是一枝獨秀,趕緊爭取些資源到手囤積起來。”

李牧受教的點頭說道:“您說的對,我本來是想抽時間跟燕京市政府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給我的兩家主要企業解決一批燕京落戶指標,聽您這麼一說,我才明白,我的胃口實在是太小了……”

趙賢良笑道:“胃口一定要大,不管好吃難吃,先吃到嘴裡再說。”

“你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在欺騙侵佔國家資源,作為一個有目標、有理想、有抱負的企業,你理應得到政府的支援並且利用政府的支援把企業發展的更好,這是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互惠互利、相互協作,你如果不想辦法爭取,大量其他的企業會擠破頭爭取,甚至為了政府支援而弄虛作假。”

李牧贊同的說:“這倒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就靠著拿政府補貼生存。”

趙賢良說:“這種事情太常見了,每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需要足夠的資源支撐,為什麼高新技術這個概念會這麼火爆?不就是因為沾上邊之後就能讓地方政府高看一眼,從而申請到更多有利資源嗎?你現在兩家網際網路企業,都是國內頂尖,把這兩家企業的招牌利用起來,多找地方政府,跟地方政府多示好、多溝通、多哭訴,如果地方政府能給你兩家企業各批一塊地,你轉頭找銀行,稍微動用一點關係就能貸出錢來,然後找合適的施工方幫你把寫字樓建起來,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吃得越多長得越快,這一點千萬不要忘了。”

李牧在看到趙賢良這個總部基地、聽他說完這一席話之後確實很受啟發,畢竟是二十年的商人,趙賢良在從商的經驗上要比自己強得多,而他傳授的經驗也確實非常實用,自己早就有建寫字樓的計劃,之所以一直沒有上馬,就是因為寫字樓自用的話,拿地和建設成本太高,太佔用現金流,但是經他這麼一提點,李牧才想明白,原來有一個不花錢建寫字樓的途徑,只是自己一直都沒有去深入研究瞭解。

於是李牧格外感激的對趙賢良說:“謝謝趙叔叔提醒,這次回去之後,我就想辦法跟燕京市政府溝通一下,爭取給兩家企業各申請一塊地皮,先把總部基地建起來。”

趙賢良一臉孺子可教的模樣,輕輕點了點頭,說:“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快,但是發展速度越快,泡沫就越大,我雖然不懂網際網路,但是也能想得出來,你們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在集中發展虛擬產品,上百人對著電腦忙活幾個月,幾百上千萬資金砸進去,換回來的只是一些網路上的虛擬產品,如果產品有市場還好說,如果沒市場呢?這麼多的投資最後豈不就剩下一堆電腦了?”

李牧聽了不由連連點頭:“您說的很對,我們的錢和精力都變成了網際網路上的虛擬資料,如果產品失敗,這些虛擬資料將變得一文不值,有些網際網路企業砸了幾千萬甚至更多錢進去,一段時間之後破產清算,連幾十萬都算不出來。”

“所以才要居安思危啊。”趙賢良感嘆一聲,認真說道:“趕緊和燕京市政府多接觸,現在國家剛給了你這麼多利好政策,燕京市政府恐怕正盼著你上門提要求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