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牧野極光的量產車型已經正式下線,開始分成好幾路,前往多個不同地區進行路試。
路試除了城市、山區以及長途高速路之外,還有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西北部的沙漠地區等極端惡劣環境。
之所以要去這些惡劣地區進行路試,主要也是為了測試車型在極端環境下的缺陷,然後加以最佳化與調整。
不過牧野極光這個車型,整體比較取巧,因為它的中高階型號,核心源自沃爾沃成熟的XC60技術,幾乎就是換殼的XC60,中低端型號除了發動機的功勞較低,以及其他配置較低之外,其他的也沒什麼太大區別。
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輛妥妥的成熟車型。
成熟車型本身在定型以及多次換代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並修改完善了許多問題,所以現在再換殼路試,基本上很少會出現問題。
而且,別人家的車路試的時候,都會用偽裝貼將車身貼滿,以免被人看出車身的設計、腰線的設計等等,但李牧卻毫不在意這些。
當初別人覺得牧野極光作為一款概念車,不太可能被量產,那自己就直接量產給他們看看,而且牧野極光既然設計的如此出類拔萃,那自然也沒有必要弄上厚厚一層偽裝,不如就大大方方的展示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量產版的牧野極光,和概念版幾乎沒什麼區別。
所以,牧野極光的路試車,無論開到哪,都吸引了大量愛好者以及普通民眾的目光。
牧野極光路試的同時,量產車型已經開足馬力,在燕京的生產基地一輛接著一輛的開下生產線。
同時,李牧也開始在華夏,以及全球其他的幾個國家與地區,開始鋪設自己的銷售渠道。
李牧決定,牧野汽車採取與特斯拉一樣的銷售模式,也就是全直營模式。
而且,李牧在銷售渠道的搭建上,採用了自己早就規劃好的三級規劃。
他將展示與銷售中心放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將試駕與體驗中心放在市區接近市郊的地段,將售後服務中心放在市郊地段,這樣的規劃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增加牧野汽車的曝光度,同時也最大程度減少客戶開車的週轉路程。
比如,牧野汽車的第一個銷售門店就開在燕京CBD。
在CBD一個六百平米的底商裡,擺放了八輛不同顏色、不同型別的牧野極光,使用者可以直接到這裡看到靜態的牧野極光,並且體驗它在靜止狀態下的各種細節以及功能,比如外觀、內飾、座椅、乘坐感受以及人機互動。
而牧野汽車第一個試駕門店,則開在北四環外,使用者如果想試駕,可以直接乘坐銷售門店的專車,到這裡參加試駕試乘的活動。
如果使用者喜歡這輛車,則可以直接在銷售中心或者試駕中心付款訂車。
在接到訂單之後,汽車進入排產期,車輛生產出來之後,將直接運抵客戶所在的城市。
而汽車交付,會提供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