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競爭有一個特點,如果搶了一個先機,別犯錯,就能一路佔著這個先機。
BTA都是這樣,最早做搜尋引擎的百度,十幾二十年後還是國內第一,最早做即時通訊的騰訊,十幾二十年後也是第一,最早做C2C電商的阿里也是一樣。
不僅如此,第一個做共享單車的摩拜也一直保持領先;
第一個做打車軟體的滴滴也一直鶴立雞群;
第一個做外賣的餓了麼,也依舊能夠在市場份額上壓過美團一頭。
至於第一個做圖書的當當,雖然一直吊絲,但起碼線上上圖書銷售這一塊,還是無人能及;
之所以大家能保持這個先機,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從醞釀到問世,獨自領跑了很長一段悶聲研發、資源整合、模式探尋的路。
當他真正冒出頭來的時候,他不是剛開始起跑,而是早就已經跑了很遠。
這個時候,任何人想追上都很難,因為他要從最開始,把別人之前偷摸著跑過的路先跑一遍。
李牧為了做餓了麼,早就已經把模式研究明白,然後多線著手,一邊讓研發團隊開發平臺,一邊搞定電動車,一邊搞定運營商和底層商戶,但是盧允浩現在,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李牧現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成了一套標準化的執行流程,技術也完全共通,所以他要迅速進軍滬市,只需要短短半個月就能實現從無到有。
而盧允浩,半個月連平臺都還沒搗鼓明白。
所以,當李牧忽然在微博上宣佈要進軍滬市的時候,盧允浩被他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盧允浩立刻召集屬下開會,尋找應對方案,可是想來想去,沒想到如何遏制李牧。
說白了,這不是一場坦克對坦克的對決,這是一場坦克對半成品履帶、半成品發動機、半成品炮塔的對決。
李牧的坦克已經開始飛奔了,他的坦克別說組裝,零配件還都沒完工,這種情況下,拿什麼去遏制別人?毫無辦法。
於是,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牧的鐵甲洪流,在最短的時間內,覆蓋整個滬市。
除了先期抵達的地推團隊以及商務團隊之外,緊隨其後抵達滬市的,就是大量物料。
這些物料包括什麼呢?
盧允浩找人打聽了一下,差點沒嚇死。
四千一百輛輛標準配置的餓了麼鋰電池電動車,包括一塊電池、一套普通充電裝置;一萬兩千塊替換鋰電池;一百套移動快充裝置、兩百二十輛依維柯服務車、除此之外,還有一萬臺神舟電腦。
光聽數量就嚇死人啊。
這些物料運抵淘寶網在滬市的自營倉庫時,盧允浩專門帶著團隊去看了,他們在物流園區的門口遠遠看著一輛輛掛車陸續開進園區,那場面,讓盧允浩終生難忘。
盧允浩打聽了一下,餓了麼的玩法是這樣的。
首先,這兩百輛依維柯,是直接從金陵依維柯調過來的,這些車出場就是為淘寶物流研發的貨用車型,除了正副駕,後面全是空曠平整的貨倉。
其次,其中一百輛依維柯到了滬市之後,直接在車裡安裝快充裝置、安裝專門用於存放鋰電池的防撞層架,一輛車攜帶20公斤的鋰電池一百塊,專門用來做移動換電站,據說車只要找個地方停下,自己燒油就能帶動車上的快充裝置,給電池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