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森本想斡旋一下,沒想到李牧一上來就絲毫餘地都沒給自己留。
他有些尷尬的說:“李先生您消消氣,我說句實話,市場規律就是這樣,華爾街背後的家族勢力有太多的熱錢沒有地方可去,他們手裡還掌握著大量基金、銀行,可以說半個美國的錢都在他們手裡掌控著,他們看到什麼行業有操作空間,自然就會一窩蜂的衝進來賺一筆,不光是網際網路、房地產,石油、通訊、航空、航天,甚至外國貨幣,只要是有機可乘,他們都會藉機賺一筆。”
李牧嗯了一聲,道:“我知道華爾街的路數,他們吃其他的行業,我管不了,但是網際網路就不行。”
說著,李牧又道:“我可能沒本事跟他們正面對抗,但是說出事實真相、讓投資者提高警惕的能力還是有的。”
“哎呀……”戴文森急忙說:“李先生,何苦跟他們鬧的這麼僵呢?將來牧野科技還要在納斯達克上市,跟他們保持友好和平的關係,對你將來也有很大的好處啊。”
李牧冷笑道:“不要緊,如果華爾街的資本家吃相太難看,那我就去港股上市,而且我如果去港股上市,我以後輕易也不會來美國,更不會跟華爾街這幫土豪劣紳有什麼合作,就算以後大家做仇人也無所謂。”
說著,李牧又道:“戴文森,我們之前的合作意向,是基於牧野科技在美國上市而定的,如果我決定放棄在美國上市,咱們的合作意向就算是作廢了,到時候我可能不會選擇滙豐作為牧野科技ipo的主承銷商,甚至,我可以告訴你,我不會選擇任何一家與華爾街有關係的承銷商,我李牧說到做到!”
李牧一說這話,戴文森頓時慌了。
現階段,不是哪個交易所選擇牧野科技,而是牧野科技選擇交易所。
牧野科技就像是個現實中的財神爺,誰都想把它請到自己家裡。
以牧野科技現階段的業績,想在哪上市都沒問題,香港也未必就比納斯達克差。
牧野科技一直處在盈利階段,市場認可度高,如果在美國ipo能融上百億美元的話,那到了香港上市,就能融上千億港幣,對牧野科技來說,是一個意思。
企業去哪裡上市,主要考慮兩點。
第一,誰讓我上;
第二,誰條件好。
比如,為什麼許多華夏網際網路企業都要去美股或者港股上市?
這就是第一條裡的問題,因為國內的a股有明確要求,上市企業的一個前提是,必須註冊三年以上,並且連續三年盈利。
網際網路公司多是玩創意、砸概念,所以從創業第一天就不斷燒錢,一直在虧損狀態,比如京東,很多年都是虧損的,這種情況根本不符合國內上市的條件;
相比之下,美股和港股上市的門檻比較低,更適合網際網路企業。
至於第二條,在滿足第一條的情況下,它就是真正的衡量標準。
阿里巴巴最早是想在香港上市的,但香港不允許同股不同權,而阿里巴巴想推行合夥人制,也就是合夥人在董事會的權力,不受持股多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