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科技作為一個華夏企業,忽然成立一個以英文命名的事業部,對矽谷來說,本能會想到這個事業部是專門為了英語市場而成立的。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牧野科技下一個重點產品,將在英語市場發力。
沒人知道titter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但是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這個titter定位在哪個領域,那這個領域現階段的企業就將遭遇巨大的打擊,每個矽谷創業者都在祈禱,希望titter的實際方向,不要與自己的創業方向重合。
一些同在矽谷的企業家都在透過各種渠道向坐鎮北美的林清雅求證,希望能夠透過與林清雅的溝通,得到關於titter的隻言片語,但是林清雅非常坦誠的告訴每一個人:牧野科技成立titter事業部的事情,她知道的一點也不比外人多,因為她也是在收到集團公開郵件的時候,才知道公司新增設了這麼一個部門。
林清雅也並沒有說謊,鑑於titter專案需要保密,而她本人又不在國內,所以李牧在成立事業部之前,並沒有告知她相關規劃,關於titter的所有內容,只有在燕京實際參會的幾位高層心知肚明。
李牧也明確要求,關於titter的核心內容,不得透過電子郵件、yy傳輸、視訊會議等各種方式進行線上交流,所以身在北美的林清雅只知道成立了這個事業部,但這個事業部具體的內容,她也一無所知。
連林清雅都不知道titter事業部到底在做什麼,這就讓整個矽谷更加緊張,李牧這段時間以來的無往不利,讓所有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覺得自己像是被李牧關起來的人質,現在關於titter事業部的訊息,就像是隔著門聽到李牧的磨刀聲,被關起來的這些人,誰也不知道李牧磨刀是不是為了殺死自己。
而在這種擔憂中,唯一能完全不去在意的公司,就是谷歌。
谷歌心裡很清楚,在交過了保護費之後,牧野科技不會再跟它們競爭,所以titter有可能是任何一種產品,但絕不可能是搜尋引擎。
這讓拉里佩奇感覺格外輕鬆,看來,這就是交保護費的好處。
……
當titter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熱詞的時候,muye&baidu與ogle的簽約儀式即將在燕京舉行。
這場簽約儀式,將成為牧野科技從成立到現在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受到關注度最高的一次。
李牧在之前的那篇部落格中,向全世界坦誠的道出了自己作為一個商人,對商業利益的本能追求,全球大媒體幾乎都對李牧“強行被併購”的操作,以及那篇部落格的內容進行了報道,這不但讓這次被併購得到了全球網民的關注,更得到了絕大多數網民所認可,這種看似不公卻你情我願的陽謀,也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騷操作。
正因為如此,全球網際網路、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以及廣大網民,對這場特殊“併購案”都格外關注,因為到場的媒體太多,現場攝影機的擺放位置都要提前預定、限量供應,除了大的電視媒體之外,其他的紙媒、網媒記者一律謝絕攜帶大型攝影機裝置,只能攜帶單反相機進場。
確定參加這場簽約儀式的記者與企業家一共有數千人,埃隆馬斯克、馬克扎克伯格都受邀趕赴華夏參加,就連蒂姆庫克也放下手頭的工作遠道而來,為自己的新老闆李牧捧場站臺。
除了這圍繞著李牧生態發展的企業負責人之外,矽谷各路企業的大佬也都紛紛前來捧場,畢竟是網際網路行業未來的超級巨頭,沒有人敢輕視李牧未來在全球網際網路的影響力,他們願意不遠萬里趕過來,一方面是希望藉此向李牧示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蹭個熱度。
不只是矽谷,華爾街的大佬也來了很多,作為唯一一家投資了牧野科技的西方資本,紅杉資本ceo親赴現場為李牧站臺,這次的被併購完成之後,牧野科技的估值將迎來一波大漲,作為跟車賺錢的投資方,紅杉投資牧野科技的潛在利潤已經超過了300%,無論是利潤率還是利潤規模,都是近幾年來紅杉投資最大的一筆。
在這個酷熱的七月,一場資本領域的鯨吞盛宴即將面向全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