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扎克伯格說:“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是一傢俬立高中。”
李牧點點頭,又問:“你的那些高中同學,現在還有聯絡嗎?”
“一部分吧。”馬克·扎克伯格說:“只是一些關係不錯的還在聯絡,其他的很多已經斷了聯絡了。”
李牧又問他:“你現在回想你的高中時代,有沒有現在特別想聯絡,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聯絡的人?”
“有。”馬克·扎克伯格說:“是我高中時暗戀的一個女孩,她的名字叫珍妮。”
李牧問他:“她現在在哪?”
馬克·扎克伯格說:“在斯坦福。”
李牧又問:“那你有沒有試過找以前的同學打聽她的聯絡方式?”
“有。”馬克·扎克伯格如實的說:“不過我身邊的朋友跟珍妮都不熟悉,他們也沒有珍妮的聯絡方式,不過倒是能幫我打聽到珍妮的好朋友,可我後來退縮了,因為我怕珍妮連我是誰都不知道……”
李牧笑著點了點頭,說:“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賦予Facebook一個新的功能,讓大家可以透過對方的名字、對方的籍貫、對方就讀的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這些關鍵資訊來找到對方的Facebook主頁?打個比方,如果你想聯絡到珍妮,或者想知道珍妮現在的動態,你就可以到Facebook上去搜尋,搜尋高中就讀過菲利普斯埃爾賽特學院、現在就讀於斯坦福的珍妮?如果珍妮恰好也有Facebook,那你就可以看到她的個人主頁,可以看到她的照片,看到她的近況,你也可以大膽的跟她打個招呼,告訴她你是同樣來自菲利普斯埃爾賽特學院的馬克·扎克伯格,如果她記得你,她就會透過你的好友申請,然後你們兩個人就能夠在網際網路上重新建立起聯絡。”
馬克·扎克伯格眼睛瞬間變得閃亮起來,他激動不已的說道:“我明白了李總!我們要讓Facebook衝破高校自身的圍牆,給這些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尋找校外朋友的機會!”
李牧笑道:“是這樣,一所大學的人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大家的社交大部分時間被限制在了校園內,但是他在進入大學這個圍城之前,必然是有其他社交圈子的,或許是多年沒聯絡的老友,或許是暗戀的物件,更可能是前任的戀人,雖然找不到他們的聯絡方式,但是隻要有了Facebook就有很大的機會找到他,這樣一來,Facebook就會因為使用者這樣的需求,繼而突破校園的圍牆,繼而擁有自發展的能力,這就像是忽然給區域網開了一個對外的埠,它所能帶來的改變,也許會是突破性的,如果你運作好這一點,很有可能在三五個月之後,Facebook在高校生裡的使用率就能達到80%甚至更高。”
“我明白了!”馬克·扎克伯格格外興奮的說道:“這個切入點實在是太完美了,如果能把它運作好,Facebook一定會迎來您說的爆炸式增長!”
李牧說:“不久的將來,網際網路行業一定會誕生eb社交領域的巨擘,Facebook有可能奪得這個先機,但關鍵是看你怎麼運作,現在對你來說,Facebook沒有競品,這意味著你前期發展的壓力不會太大,甚至如徜徉藍海一般愜意自在,但也意味著你很容易放慢速度或者走上彎路;
長時間沒有競品的話還好,發育時間充足,你也有足夠的機會去不斷試錯,不斷調整自己,但如果競品林立,你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我希望你時刻警醒,時刻當成是在紅海里拼命,而不是在藍海中享受。”
馬畫藤在QQ發展的初期幾年,犯下過無數的錯誤,很多在十年後的網際網路行業看來,簡直致命,但都因為當時的即時通訊領域沒有強大的對手,而給了騰訓從犯錯,到意識錯誤,再到改正錯誤的時間視窗,可是,自己重生之後,馬總就沒這麼好運了,他甚至沒有犯錯,只是一點點的疏忽,就被自己用《開心農場》偷了老底。
Facebook雖然上輩子沒遇到什麼像樣的對手,但是這輩子誰都說不好網際網路行業會發生什麼變化,馬克·扎克伯格上輩子創立Facebook的時候還無人知曉,但是這輩子因為自己的照顧以及投資,已經讓他在矽谷有了很高的名氣,這也就導致Facebook沒辦法在矽谷的實現外低調發育,很容易被人發現這個商業模式的潛力,這樣一來,藍海很快就會成為紅海,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扎克伯格沒辦法加快速度的話,Facebook很難達到上輩子那樣的高度,甚至還有可能被人半道截胡。
在點醒了馬克·扎克伯格之後,李牧對他說:“近期抓緊在產品結構以及產品推廣上做變通,逐個大學的地推太慢了,換成我剛才說的那種方式嘗試一下,到時候我會安排牧野科技給Facebook做一個軟廣,軟廣的核心就是某所大學的男生,從高中起一直暗戀一個女孩,後來兩人分隔兩地上學,彼此間也沒了聯絡,但男生透過Facebook找到了心儀的女生,並鼓起勇氣在網上表白,隨後才知道,女孩其實也一直對他心懷好感,於是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你要先把這個故事準備妥當,不要被人看出破綻。”
說到這裡,李牧又道:“還有,到時候我還會讓人在軟廣裡傳遞一個資訊,告訴所有的大學生,甚至所有曾經上過學的人,最好都去註冊一個Facebook、完善自己的資料,搞不好就有哪位暗戀你的人正在尋找著你的聯絡方式,如果你註冊了Facebook賬號,並且如實填寫資料的話,暗戀你的人就可以在這裡找到你,這是刺激潛在使用者的關鍵,你在將來做推廣的時候,也一定要把這個觀念傳達給潛在的使用者群體。”
“讓使用者知道,在Facebook上能找到你想找到的人,也能讓想找到你的人找到你,這就是將來讓Facebook在全球範圍內爆火的兩條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