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對這一系列的細化方案非常贊同,畢竟他們的第一目標是籌集25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至於這些錢是誰出的,並不重要,所以必須以保證實現第一目標為核心。
私募基金,以及後續募集資金的事情,李牧委託給了陳澤來全權負責,他不再關注這件事是如何推進的,他只想等陳澤在未來近期的某一天告訴自己,錢已經全部到賬了。
……
直到與蘋果談妥了收購意向,李牧也沒有與蘋果的人直接見面。
蒂姆·庫克很想跟李牧見一面,但牧野科技在收購蘋果這件事情上派出的最高代表就是林清雅,他和蘋果高層都覺得,李牧本身並不重視蘋果,更不重視收購蘋果的事情,所以他也根本不願意親自參與進這件事情中來。
這給了蘋果高層很大的挫敗感。
公司都準備賣了,買家的大老闆都懶得跟公司的高層見面聊一聊。
其實,李牧本身是非常想跟蒂姆·庫克見一面的,看看這個人現在對市場的把控程度到底有多老練,如果可以,提前把他消化成自己的一員大將,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是,為了不給收購帶來影響,李牧還是堅持不見面的原則,讓所有蘋果高層繼續誤會,以為自己對蘋果並不是那麼的感興趣。
此舉不是為了裝逼,而是不想在實際收購落地之前橫生任何變故,越是態度冷淡,就越會讓蘋果不自信、讓他們擔心自己隨時有可能放棄收購,這樣的話,急於止損套現的他們,就必須儘快配合加速收購的達成;反之,如果是自己一直追著蘋果,反而會讓蘋果覺得奇貨可居,沒準還要跟自己整出什麼妖蛾子。
李牧甚至已經決定,明天一早就啟程飛赴哈佛,見見馬克·扎克伯格,然後把蘇映雪接到矽谷來,等什麼時候蘋果簽約了,什麼時候再跟蘋果的人見面。
正值收購蘋果的關鍵時刻,李牧忽然要走,給了林清雅很大的壓力,雖說她已經是牧野科技的副總裁,但是一樁市值30億美元的收購,對她來說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不只是她,李牧都沒玩過這麼大的。
好在李牧已經制定好了大多數的關鍵節點,林清雅只要按照李牧的要求和節奏往前推進,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偏差。
要走之前,埃隆·馬斯克忽然給李牧打來電話,說想問問李牧最近有沒有時間,他想仔細跟李牧彙報一下關於之前考察過的那個用18650電池組研製新能源汽車的極客專案。
李牧直接對他說:“這樣吧,你收拾收拾,明天跟我一起去趟劍橋,我們可以在飛機上慢慢聊。”
埃隆·馬斯克愣了愣,隨後說:“那行吧,我安排一下工作,明天跟你跑一趟。”
李牧說:“我待會兒讓紫薇把起飛時間告訴你。”
……
公務機飛赴馬薩諸塞州的路上,埃隆·馬斯克坐在李牧的對面,在小型會議桌上擺滿了一大堆的材料,對李牧說:“李總,我對那個電動汽車的研究專案做了一個盡調,總體來說,我對他們這個專案非常看好,覺得可以認真的搞一搞。”
李牧問他:“具體是哪裡讓你很看好?”
埃隆·馬斯克說:“主要是思維模式,以及技術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