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安迪·魯賓聽到拉里·佩奇要介紹自己跟李牧見面的時候,安迪·魯賓錯愕了半晌,本能的認為拉里·佩奇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反覆向拉里·佩奇詢問確認時候,這才相信。
隨後,安迪·魯賓急忙跟拉里·佩奇確定好了時間,一個小時後,他將準時來牧野科技跟李牧會面。
掛了電話,安迪·魯賓激動的無所適從。
在安迪·魯賓對矽谷大佬的認知中,拉里·佩奇就已經是非常頂尖的大咖了,至於比爾·蓋茨這樣的,基本上已經是隻能敬仰的神級人物,而來自華夏的年輕人李牧,則是安迪·魯賓眼裡非人類一般的存在。
縱觀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能向李牧這樣完全白手起家,並且短時間內創造如此大業的人,除了李牧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
矽谷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但白手起家還能身價數百億美元的,一個都沒有,比爾·蓋茨?他才不是白手起家,矽谷出身能比得上比爾·蓋茨的還真沒幾個。
正因為如此,安迪·魯賓才會覺得不可置信,按照正常情況,自己就算是到牧野科技這種公司求職,也是沒有機會見到李牧的,除非是非常高的管理崗位,否則自己連牧野科技的副總裁都見不到。
公司越大,內部等級也就越明確,這倒不是為了凸顯管理層的特權,而是管理層不得不遵循的節省時間的方式,無論是招聘面試,還是合作會談,企業內部一定要遵循明確的分級邏輯,否則如果所有面試、會談都直接送到CEO面前,那CEO怕是要累個半死。
像牧野科技這樣的公司,除非是面試副總裁級的人才,亦或者大事業部負責人這樣的重要崗位,會需要李牧親自確認之外,其他級別的崗位,李牧根本連了解的時間都沒有,因為那個崗位的上一級負責人會為這個人以及這個崗位負責,自己只要看負責人反饋的結果即可。
投融資方面也是一樣。
牧野科技有自己的投資部門,這個投資部門不是為李牧一個人的意志服務的,而是為了整個牧野科技服務,對外投資從幾百萬到幾千萬甚至幾億、十幾億美元,跨度非常大,億元級別以上的,李牧才會親自把關,低於億元的,投資部負責人和業務部門負責人只要意見一致就能定下來。低於千萬級的投資,一個投資經理,以及投資部門的委員會就可以全權做主。
對安迪·魯賓來說,他的新專案融資目標甚至還不到一千萬美元,這樣的專案,在李牧眼裡,恐怕聽一聽都屬於浪費時間,直接安排一個對應這個金額許可權的投資經理來跟自己談就可以了。
但是,李牧偏偏要親自跟自己見面,這讓安迪·魯賓激動之餘,也不免緊張。
……
拉里·佩奇從牧野科技告辭了,在告辭之前他就已經給谷歌董事會發資訊,讓他們準備好召開緊急會議,不管怎麼說,李牧要的是谷歌口袋裡的部分利益,而不是要跟谷歌為敵,這足以讓整個谷歌的董事會鬆一口氣了,剩下的,就是趕緊溝通一下,看看給李牧這個威尼斯商人分多少利益當做渡海的船票,才能夠上得了他的船。
李牧在辦公室裡研究了一下蘋果今天的股價,今天蘋果股價小幅震盪了一天,整體下跌2%,基本上算是穩住了。
在蘋果內部,止損派和反攻派還在各自為各自的目標努力。
止損派還在與微軟溝通收購的事宜,但是進展微乎其微,微軟的態度比較強硬,他們只想要蘋果的作業系統以及整機生產業務,至於其他的,他們並不準備接盤。
但是,蘋果內部的止損派,想要的是全盤脫手,這也就意味著接手方得額外為蘋果現在一比吊糟的iPod業務埋單,雖說iPod業務線還能擠壓出差不多一億美元的資金可以供臨時週轉,但這只是飲鴆止渴,iPod業務後續的事情才最可怕,生產線停工、代工廠結算、使用者與經銷商退貨退款、大量庫存需要降價銷售挽回損失,但即便如此,所有處在庫存狀態的iPod也難以挽回賣一臺虧一臺的命運。
如果微軟不願兜著iPod,那止損派自己也無法承擔這麼大的損失,所以整個事態變得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