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馬克·扎克伯格補充一句道:“其實,我對Facebook的定位,跟YY是一樣的,其實不一定非要有明確的盈利模式,一切先以產品和使用者為主,只要使用者數足夠多,根本不愁找盈利模式。”
李牧贊同的點了點頭,又問他:“如果讓你來操盤這個專案,你準備先從哪裡入手?”
馬克·扎克伯格立刻說道:“先開發產品,等產品開發測試都完成了之後,我準備先從哈佛以及周邊的幾所高校著手,相當於做一個小範圍的公測,一旦公測的效果達到目標,那就根據預算來加大推廣力度,爭取先讓它在高校中風靡起來。”
李牧微微一笑,看著馬克·扎克伯格問道:“我給你五百萬美元夠不夠你啟動這個專案,如果夠,那這五百萬美元你預計夠花多久;如果不夠,你覺得多少才夠?”
馬克·扎克伯格急忙說道:“五百萬美元肯定夠啟動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筆錢預計夠花半年;如果進展沒那麼順利,這筆錢估計能花一年。”
馬克·扎克伯格的回答讓李牧對他刮目相看,看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不只是對網際網路以及計算機技術有足夠的靈性,對網際網路產品的整體大發展也有著十足的把控能力,他雖然還沒有真正開始創業,但已經對網際網路創業的節奏了如指掌。
馬克·扎克伯格在這個年紀就已經明白,網際網路專案,越是順利,花錢也就越快這個永恆不變的真理。
越是好專案,投資人越是不在意立刻盈利,相反,為了專案的快速推進,他們更願意的是快速燒錢,快速搶佔行業資源,所以這種專案花錢的速度非常快;
相反,越是不好的專案,運營起來也就越是謹慎,每花一分錢之前都考慮再三,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八份去花,這樣的專案能保證不死就已經是奇蹟了,想快速發展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扎克伯格的預測就格外靠譜,如果專案順利,五百萬美元最多也就夠花半年。
李牧聽到這裡,對馬克·扎克伯格的認可便更高了一個level。
最早之前,他以為,馬克·扎克伯格很可能跟自己一樣,創業的一開始並不是真的非常有天賦,而是隨著事情一步步發展,自己一點點提升進步,最後成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創業者,但是現在看來,馬克·扎克伯格在創業之前,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就已經非常深刻了。
李牧的心裡忽然萌生出一個新的想法,馬克·扎克伯格這麼年輕就已經這麼強大,那自己一定要當心他將來直接單飛,所以,自己決不能只在Facebook專案裡,佔股49%,沒有控股權,未來的風險非常大。
與其這樣,李牧傾向於在將來,透過資本運作的方式,把Facebook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中!讓他們無處可逃!”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