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扎克伯格對Facebook的定位,讓李牧瞬間感慨萬千。
在這之前,他也不是非常明白,為什麼Facebook能在海外火的一塌糊塗,但QQ空間卻非但沒有發展起來,反而逐步被QQ使用者拋棄,而QQ使用者在後期將線上社交行為大面積轉移到微信,就讓QQ空間這個產品更加落寞。
從馬克·扎克伯格的分析裡,李牧立刻參透了其中的根本緣由。
Facebook的產品定位,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與QQ空間這種產品有著極大的不同。
QQ空間在騰訓的手裡,永遠是QQ產品生態中輔助配套的一環,依附著QQ發展雖然在初期會給QQ空間非常大的便利條件,讓QQ空間能夠借勢YY飛速發展,但是,往長遠看,這樣反而把QQ空間這種產品的大發展給禁錮了起來。
打個比方,整個QQ生態,就像是一艘貨輪,無論這艘貨輪的總排水量有多大,這其中有60%都是留給QQ本身的份額,QQ空間在這艘以QQ為主的貨輪上,永遠拿不到主力位置,也永遠拿不到大部分資源,這樣一來,QQ空間永遠要活在QQ的陰影下,依附著超級產品,又想發展成超級產品,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種現象在整個騰訓系內多有發生,微信沒有出來之前,所有的產品都依附QQ,但是真正能稱之為超級產品的,只有QQ一個,其他所有的產品都沒辦法長久生存,更別提成為超級產品了。
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調侃,餅再大,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這些年,騰訓除了QQ之外,唯一培養出來的超級產品就是微信,但是微信的玩法卻和QQ體系的產品截然不同。
雖然一開始微信也從QQ借勢,但是張曉龍非常清楚,如果把微信放在QQ生態內,微信永遠不可能出頭。
所以,微信在完成從QQ借勢的階段之後,立刻就從QQ生態中剝離出來,打造自己的體系,為了表示微信與QQ的徹底隔離,中後期的微信甚至關閉了直接調取QQ好友列表的通道,這意味著微信要徹底從QQ生態中脫離的決心,這個決心甚至大到微信已經不屑與QQ共享同一套使用者資料。
放在眼下,YY空間情況與當年的QQ空間也是一樣,在YY的產品體系內做YY空間,那麼YY空間永遠不可能跳出YY的框架,但是,如果做Facebook,就可以完全按照打造新體系的方式去運作,不讓Facebook依附任何產品發展,更不讓任何產品限制Facebook未來的發展空間。
這麼看的話,Facebook的格局就會遠大於YY空間,所以根本不會和YY空間有功能和定位上的重疊。
Facebook的根本定位,一定是和YY保持在同一高度上的,這兩個產品將是李牧未來的兩大超級產品,除此之外,等未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再把微信開發出來,這三個超級產品就足夠自己稱霸全球網際網路了。
想通了這一點,李牧心裡頓時一片清明,當即對馬克·扎克伯格說:“OK,你的觀點我基本認可,我還有幾個問題,首先是,你的盈利模式定義為什麼?”
馬克·扎克伯格略一遲疑,說:“其實我的盈利模式很簡單,初期先以投入為主,迅速做大使用者群,等使用者數量達到一定量級之後,就可以透過廣告的模式賺錢,不過前期可能有一段時間不會將盈利當做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