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到燕京開展房地產事業,宋亮自認為經驗足夠,資金也還算充沛,只要不操作大專案,問題就不是很大,眼光應該也沒什麼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脈。
宋亮又覺得,如果李牧參與進來,那麼資金上就能得到一定的補足,李牧做生意的眼光獨到,所以在眼光問題上也能夠起到很大的補充作用。
這樣的話,資金、眼光、經驗,這三點都具備而且都足夠了。
剩下的就是人脈。
這也就是李牧口中那個陳澤最大的價值體現了,父親是部委高官、母親是上市企業老總,這樣的人在燕京必然是有相當人脈的,如果他能夠把他的人脈拿進來,那麼這四點就齊備了,成事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於是,宋亮專程飛抵燕京和李牧見面。
李牧親自開車到機場接上了他,從機場回市裡的路上,李牧大概把想法跟宋亮說了一下。
李牧的想法很簡單,宋亮過來,成立個公司,自己和陳澤都會入股,自己出錢,陳澤出人脈,宋亮來操盤,今年年內先以開發一到兩個住宅樓盤為目標,明年開始操作商業地產。
宋亮說:“住宅樓盤我還算比較有經驗,商業地產這一塊我不太熟練,當初我跟天明的爸爸乾的時候,商業地產的模式還很單一,做來做去無非就是百貨大樓、商場的套路,沒什麼新鮮的東西,雖然我不知道你對商業地產是怎麼規劃的,但以我對你的瞭解,這種模式你肯定瞧不上。”
李牧點點頭,說:“你說的那種商業地產模式太普遍了,弄塊地,蓋一個商場,每一層規劃銷售不同種類的商品,這種雖然也能賺錢,但是太沒意思了。”
說著,李牧頓了頓又道:“我想做的商業地產,主要得具備兩個點,一個是消費一體化,一個是地標性。”
“消費一體化就是功能要多元化,不只是購物,還要有餐飲和娛樂,甚至還要有高階的配套寫字樓,就好像王府井,百貨大樓很出名,小吃一條街也很出名,旁邊也有電影院、KTV、酒店和寫字樓,所以王府井就是一個消費一體化的綜合體,不過問題是,這裡面每一個版塊都是各自獨立的,如果由一個開發商來統一策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統一運營,那麼它們結合在一起能夠釋放出的能量會更強大,這就是我想要的消費一體化。”
“至於地標性很容易理解,就好像每個城市都有自己最出名的地方一樣,說起金陵,你會想到夫子廟、秦淮河等等;說起燕京,你會想到王府井、西單;如果我們把商業地產做到了消費一體化,剩下的就是把這個概念推廣出去,讓這個城市裡的人腦子裡有一個潛意識,每當他們想到消費,他們就會想到這裡,他們會把這裡當成購物、娛樂、餐飲等等一切消費娛樂的首選,會把到這裡消費視為一種時尚,那時候,這個專案就會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
宋亮聽完李牧的介紹,輕嘆一聲,說:“這種專案相當龐大啊,你有把握?”
李牧說:“我有做好之後能賺錢的把握,至於怎麼做好,就得看你的了,畢竟我對房地產的具體運作一無所知,我甚至不知道你們跟銀行是怎麼合作的。”
宋亮說:“銀行那邊的合作很簡單,就是互惠互利,銀行也有營收壓力,現在房地產比較熱,他們很願意把錢投入到房地產專案上,一般就是開發商拿到地之後抵押給銀行,然後銀行給開發商一筆貸款,開發商拿到錢啟動開發,等到樓盤建成、出售之後,再把銀行貸款填上。”
李牧問他:“這裡面的槓桿大概有多少倍?如果是一個宣稱總投資十億的地產專案,開發商需要出多少錢?”
宋亮說:“一般情況下是1020%之間,主要用在拿地,畢竟有了地銀行就會給你錢。”
說著,宋亮又道:“如果跟政府的關係過硬的話,拿地的出讓金都可以先欠著,然後用那地去找銀行拿錢,銀行看到地就會批款,這樣前期資金就有了,這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錢不花直接拿銀行的錢開工,而且樓只要蓋起來,沒等封頂就可以拿這棟樓再去抵押,再從銀行套一筆錢出來做後續資金,一般來說,這些錢就可以支撐到開盤了。”
李牧聽得驚訝咋舌:“拿政府的地套銀行的錢,開工之後再賺民眾的錢,真真是空手套白狼啊!”(未完待續。